第八十六章(番外)(2 / 7)
初一点也没留意到他,只认为是个毛遂自荐可能想求一官半职的读书人,然而没想到他还颇有些胆量,只是在于强的家中没有追到来人回来看到害怕跌坐在地上的她时,心里很诧异,小孩子大小的人跑来搀和这些事是为了什么,居然是为了赏银,还真是要钱不要命,那时当然不知他是为了一家人的口粮,倒也不是看不起他,人与人终是不一样的。
被围攻的时候,明显不会武功的他躲在一边,这既是最好也是最明智的做法,李明没跟着是我让他去查杀死于强的凶手,此时多一个他,战局与我不利。而第二支箭夹风而至,他会挡上来,完全出乎我的意料并且让我很是震惊,从刚才他的害怕来看他不是个胆大的人,从他躲在一边来看虽然是我让他躲着可以知道他是个聪明的人,这没头没脑的扑过来,不由我不感动,因为我与他来说也算是素不相识的人。
抱他回去后,李忠去请和伯,我查看他的伤口想看看能不能拔箭,当撕破箭口周围的衣服时,映入我眼睛的不是血肉模糊的伤口而是血染红的层层棉布,我顿时不解。
赶来的和伯查看伤口后把脉。
“这姑娘没什么大碍。”
姑娘?!
“和伯,你怎么说他是个姑娘?”听完我的话,和伯才打量了趴在床上人的穿着,随即又把了一次脉,确信无疑。
我闪身出去,请和伯给她拔箭。这是怎么回事?怎么是个姑娘?她是谁,想干什么?之前的些许感动全化为疑惑或者说是怀疑。
和伯包扎好伤口,我再次进去,解开他的发带一泻而下的长发让我攥起解开她发带的手。
我唤周搜给她换身衣裳。
然后跟和伯去拿方子了,不知是流血过多,还是惊吓过度,她一直没醒过来。
再次来看她的和伯愣了好一会才复有把脉。
“脉象沉稳,她是睡着了,不过.”
“不过什么?”
“子风啊,我怎么感觉这姑娘我在哪见过?”说完后和伯陷入了沉思。
“对了。”和伯想起来了,为什么会对见一面的她印象深刻呢,可能是因为事关子风吧,总是多上心一点。
“她真这么说?”
和伯捋着胡子点点头。我苦笑了,还真是别有用心啊,这苦肉计什么的都用上了,为了什么呢?
而和伯一脸怀疑的‘你真不认识这姑娘,人家可是为了你小命差点都交代了。’
我只好沉默以对。难道她认识我?但从衙门见到的情形来看,她并没有见过我。
然而,第二天在我的第一个疑问还没有明白的时候,第二个又来了,居然,全叔也见过她。她还送过粽子.
她诚恳的道歉和听着不合理的解释没有打消我的疑虑。但是,心里还是感谢她的,毕竟她为我挡了一箭虽然我可以躲过,但现在痛在身上的是她。。
在李明的探查中,我的疑虑也越来越多,一个来历不明的人,说话做事总和常人不太一样,而且她见着我没有一般人的敬畏心理,说话很少用敬语只在她偶尔想起的时候,行礼也奇怪的很。你要说她不懂礼貌,她还见谁都很热情的打招呼;你要说她没心眼吧,她还总是在想办法;你要说她别有用心吧,她的确在为生计发愁。谜一样的女子?
李明确定没有泄露行踪,而她折腾折腾成媒婆了,是有所图的藏得太深还是真的像李明所说?
就在我对她怀疑减轻的时候,她的举动又让我戒心再起。
如果说不是刻意为之,我怎么也不相信,为什么她刚好撞见五支国的杀手,为什么刚好心存疑虑,为什么阴差阳错找到他们的藏身之处.为什么偏偏听不懂却猜对了他们的谈话呢。
别有用心的人就是隐藏的再好,也会有一个很容易发现的缺口,那就是他一定会不断地接近目标。她是吗?
我听李明说完她进大牢的经过是百思不得其解,但李明说在牢里见着她的时候披头散发,一只脚还没穿鞋子,她到底是不是女人,怎么没有一点.
如果她是五支国的奸细,我证实了会念在她没干过什么坏事的份上,我会饶她一回,然而,我又想错了。
在我到达边关和李明汇合后,他把一路的情形跟我说了一遍。
“将军,她对这里一点都不熟悉,一路上好奇的问东问西,没有什么怪异的举动。说起来,沈姑娘虽然是女子,但也豪气过人。”
我看了看李明,才认识几天,就这么高的评价,是她真是这样的人,还是太会装了?
“将军,她还问到了你。”
看着我疑问,李明继续说下去。
“她问你怎么不上朝,你说,她怎么知道这些啊?”
难道就我觉得她奇怪,其他人都没有?是我疑心太重?
我一直反复思量各个细节,希望能发现蛛丝马迹,我希望能证实她的身份,更希望她不是敌人。
但她在我看来的确多变,在大帐吃饭的时候欲言又止,坐立不安。而转身看着我出关却紧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