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包拯闹阴间(2 / 3)
敢把女儿金花害死。为啥彦法昌竟敢说他害死了公主金花呢?原来,彦法昌以为,金花必是已死,他俩感情极好,就像鸳鸯鸟一样,如今她没回来,有鸳无鸯,他还活着有什么意思?为此他一心想死,就编谎说金花是自己所害,这样,自己被判个死罪,就能和金花女阴间相见了。
果真,国母娘娘一听,跑上金殿,痛哭连天。宋王一见,问明根由,气得七窍生烟。但又一想,我乃一国之君,岂能亲自审问附马,不如将此事交于包拯审问,他定能以公论断,为女儿金花报仇。想到这里,命太监速传包青天包拯上殿,包青天包拯来到殿上接旨后下殿去了。
第二天上午,包青天包拯升堂,命带彦法昌上堂。包青天包拯问:“彦驸马,把你和公主扬州观灯一事,从实讲来!”
法昌一口咬定公主是自己所害。包青天包拯听后,觉得他的口供和正宫娘娘讲的一模一样,又接连问了两遍,还是如此。包青天包拯就说:“你身为当朝驸马,对国法是清楚的,借债还钱,杀人偿命,乃大宋法规,你可敢画供?”法昌说:“公主是我所害,当然该由我偿命,岂有不画之理。”说罢提笔画供。包青天包拯见状,心中暗暗想道,他是当朝驸马,又是自己招供,故而就是死也要叫他落个囿轮尸首。于是说:“验马爷,以本相看来,按理该用龙头铡断送你的性命,但看在你不打自招和身为驸马爷的份上,判你绞罪,赏你个全尸,你看如何?”法昌说:“我既身犯死罪,请包大人随便处死,本臣绝不后悔。”
彦法昌被绞死后,差人松了绞绳,谁知,那死尸却左手指天,右手指地,直立不倒。王朝马汉一看,速察包青天包拯。包青天包拯闻讯来到,果见不假。不觉吃惊道:“彦驸马,你左手指天,右手指地,岂不是指天骂地?如若是本相屈死你的性命,尸体请向本相倒来!”只见话音未落,彦法昌的尸体扑通倒在包青天包拯面前。
包青天包拯一看,又惊又悔,痛恨自己做事鲁莽,错杀了好人,枉为百姓们的父母官!枉有四海清名!他越想越气,茶饭不进,回到卧室唉声叹气。不觉躺在床上,头刚落在游仙枕上,便迷迷糊糊进入梦境。
包青天包拯的灵魂就像一缕青烟,袅袅娜娜离开躯体,走出南衙凤府,立在台阶之上。只见下面有二青衣牵着一匹黑马,鞍害俱是黑的。一青衣说道:“请星主上马。”包青天包拯便骑了上去,一抖缰绳,奔走如飞,所过之处,俱是昏昏惨惨。行了多时,只见前面一座城池,城门紧闭,上挂一匾,写着“枉死城”三个大字。那马向城门奔来,包青天包拯心内着忽,说声不好,转瞬间,城门已过。只见一座大殿,座北向南,门楼甚高,横挂斗大金字匾上写“阴阳宝殿”四个大字。到了门前,包青天包拯下马,牛头、马面二将军,低头施礼相迎。
包青天包拯走进大殿,只见殿上坐着位凶神恶煞般的君王,他头戴金冠,身穿龙袍,半面脸红,半面脸黑,这就是五帝阎君。龙案左边站着一位琉璃脑袋的大臣,穿黑色蟒袍,头戴千岁之冠,脸色好像水银琉璃闪着寒光,怀揣生死薄,甚是威风。右边一位,头戴状元帽,五彩俱全脸,身穿红蟒袍,两膀一高一低,前仰后驼,左手掌着鸳鸯簿,右手提着大毛笔,他便是在磁州任过州官报崔压,三曹判官。他们三位一见包青天包拯来到殿上,不由神色大变。只听阎王说道:“不知星主驾到,请多多包涵,快快请坐。”包青天包拯坐下谦虚地说:“我有一事特来请教阎君。”阎君说:“何事有劳星主到此?”包青天包拯说:“只因当朝驸马彦法昌和公主金花女,死有冤屈。”阎君一听,目瞪口呆,道:“琉璃镇殿千岁,速打开生死簿查看。”
只见琉璃鬼把生死簿心不在焉地翻了一遍,说:“彦法昌这个名字根本就没有。金花女有名未拘,怎说她死了?”阎君一听,不由气得傲傲直叫,他手撩长须对包青天包拯说:“星主,彦法昌无名,乃是人间没有此人;金花女又无魂,乃是她还活在阳间。是不是你在戏弄本君!”包青天包拯一听,胸有成竹地说:“阎君,彦法昌死于我的绞刑之下,怎说世上没有此人?金花名字尚在。据彦法昌自供,金花女是被推进扬州运河中淹死,怎说还在阳世?阎君莫要弄虚做假,瞒哄本官。”
阎君一听,不由气冲牛斗,咬牙说:“星主,你若不相信本君,就请搜查这地府好了。”包青天包拯说:“如若我在地府查出真相,你怎样收场?”阎君理直气壮地说:“如你查出真相,本君情愿死于你的龙头铡下。如若查不出真相,星主你该怎样?”包青天包拯义正辞严地说:“如本官查不出真相,我情愿千刀万刮,五雷轰尸!”他俩大殿打赌,当即叫崔判官立了生死文约。
这可吓坏了崔判官,他想:一个是阴间君王,一个是天上星主,不管谁死,都要闹到玉皇那里去,到时候我也会被牵连打入天牢。琉璃鬼听后,就像老鼠掉进了米面缸--又愁又喜;愁的是,一旦包青天包拯查出真相,自己可就没命了;喜的是,那包青天包拯一死,我便可以和尚打伞--无法(发)无天了。这时,只听阎君叫道:“崔琉二位接旨:命你二位带路,让包星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