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湘妃怒斥凤子墨(1 / 3)
莲华宫的书房布置得很大气。
一进去就能看见一个如墙壁一般大小的书柜,上边儿摆满了从古时候流传下来的古籍,四书五经是必不可缺,再就是凤子墨命人搜罗回来的杂谈志异。在书柜前面有一个书案,上头摆放着文房四宝,以及分类得整齐的奏折和奏报。
左面和右面各自摆着三张高背的南官帽椅,后边儿开着一扇以楠木雕刻而成的窗户,雕工极其精致美丽。
……
……
凤清辰正看着方才王林拿过来的奏折,不时在宣纸上写下几句蝇头小楷的批注,神情认真。原先这事儿并非他需要做的,只是他过来的时候刚好碰上,凤子墨又嫌弃麻烦,便全托付给了凤清辰。
一向将凤子墨放在心尖儿上宠溺的凤清辰自然没话说,直接就接过了奏报,仔细阅读。
凤初阳过来书房的时候,第一眼就瞧见他的父王正坐在平日七王叔看书的位置,认真的阅读着手上的“书”。他人还小,又从没接触过这方面的东西,对此自然是所知不多。好在他也懂事得很,并没有贸贸然走上前去打断凤清辰的思路,只乖乖地坐在旁边的南官帽椅上,手中拿着一本书,上边儿写着密密麻麻的批注。
凤清辰几乎是在凤初阳走进来的时候就已经知道了,只是他并没将注意力分到小孩儿的身上,直到他处理完手头上的那一本奏折,才转过头去看着凤初阳:“过来有何事?”
听到说话声,凤初阳抬起头,一双眼睛里闪烁着晶亮的光,带着濡慕的芒:“回父王话,师傅布置儿子读《易经》,儿子看到一句话不会,便过来找王叔问问。”
自从凤子墨的身体好了之后,他整个人都忙碌了起来,很多时候都顾不上吃早膳,就匆匆出了宫。直到近日,在天机谷里历练完的祁皓月和祁皓辰回到玉霄宫,凤子墨才渐渐消停下来,有了休息的时间。凤清辰心疼凤子墨脸上轻易浮现的疲倦,便尽可能的帮他处理刑部的小事,让他多歇息一会儿。
凤栖也知道凤子墨的情况,便直接给凤初阳找了一个师傅教他。虽说皇子王孙在六岁开蒙上书院读书是宫里的规矩,但凤初阳本身聪慧,且凤栖甚为喜欢这个小孩儿,提前找个有学问有见识的老臣教他也并无不可。
凤初阳也明白凤栖的一番心意,更明白凤子墨和凤清辰对他的期望,读书的时候更加认真刻苦,不懂就问,丝毫不觉得累。教导他的老臣名为穆衡,学识渊博,人品也是顶呱呱的好,为官清廉公正,很得人心。
“你七王叔今日身体倦怠,现在仍在休息呐,就别过去吵着他了。”凤清辰的一双桃花眸里满是柔和的温情,“有甚么不会的,便问罢。”
凤初阳点点头,随后就问道:“书上写的‘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何解?”
凤清辰摸了摸小孩儿柔顺的发丝,解释道:“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君子有卓越的才能的、超群的技艺,不到处炫耀。而是在必要的时刻把才能或者技艺施展出来。”
恭谨地点了点小脑袋,凤初阳若有所思,好一会儿之后,才用他稚嫩的声音说道:“多谢父王解惑,儿子明白了。”
凤清辰并没有问他明白什么,而是向他微微颔首,随即便继续埋首于奏折当中。
凤初阳退出书房,走向他读书的偏殿里,拿起小桌案上配备的上等狼毫笔,于“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这句话的后面写上感言:“在默默无闻的时候,要加强自身修养,等到机会来时,就要充分展露自己的才华。”
翌日,穆衡来莲华宫检查凤初阳的所悟时,见他此般聪慧,大为惊叹欣慰不提。
-
时达正午,凤清辰走去寝殿轻轻唤醒凤子墨,在他光洁的额头上饮下一吻,轻笑道:“已是正午了,墨儿快先起来,哥哥已吩咐何元前去传膳了。”
“嗯。”凤子墨带着鼻音的腔调很是性感,凤清辰听在耳朵里,只觉得连心都酥了。正了正心神,他从旁边的案子上拿来中衣和外袍,递给凤子墨,让他穿上。随后,两人才一同走去正殿。
今儿个的午膳很是丰盛,凤子墨看着托着菜式的宫女太监们一个接一个的走上来,端起茶盏喝了一口。
最先被端上来的是一些小糕点,有芝麻凤凰卷和牛乳菱粉糕,随后便有素笋尖、三丝瓜卷、明珠豆腐、桃仁山鸡丁、墨鱼羹、珍珠鱼丸、山珍大叶芹、白扒广肚和蟹肉双笋丝。
这些菜式并非是按平常御膳房的单子所做,而是君陌澜寻思着凤子墨和凤清辰的口味,特意命人制成。这般奢侈的吃法在平日里甚为少见,只是凤子墨最近胃口不怎么好,凤清辰和君陌澜等人都想着要他多吃些,因而费了不少心思。
至于皇后等人若是不满,她们也无从告发,只因做这些饭菜的银钱皆由凤栖的内库里出,甚至有时候还会有些珍稀材料,出自于天机谷或是鬼谷之手,旁人莫说尝上几口,就是听都从未曾听闻过的。
用过午膳后,凤初阳在莲华宫的暖阁中午睡,由何元在一旁为他守着。凤子墨则与凤清辰到御花园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