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 新的致富点子(2 / 3)

加入书签

儿一起,去给在里屋的何花儿报信。

何花儿正在里头焦急地等消息,看了自家两个妹子来,急忙走上去拉着她们衣袖。想问些啥,终于还是没好意思问出口,直憋得一张脸都红了。

何莲儿本想逗逗她,一看她这样子,倒不忍心了。和自家小妹相视一笑,就对何花儿道:“姐,你别急,成了!咱爹咱娘同意把你许配给东篱哥,咱干娘还说要给你们做现成的媒人呐!现下找了人去请魏先生、方老和村里的几个族老,给你们做个见证。这事儿啊,也就**不离十了!”

何花儿羞得直将头垂进了衣襟,连耳根子都红了。

何梅儿就拉拉她衣角,疑惑地问:“大姐,要嫁给东篱哥了,你不高兴吗?”

“没…”何花儿声音低低的,抬起头来,那双明亮的眸子里布满了眼泪。那不是伤心的眼泪,而是喜悦地、带着期待的眼泪。

“姐,往后你要嫁了人,那咱们想你了咋办?”何梅儿高兴完了,却有些闷闷不乐起来,抱着何花儿的脖子撒娇道:“姐,你别离开咱们,咱们离不开你!”

“傻瓜!”何莲儿就点了她额头一下:“咱姐到了年纪了,哪能不嫁人?难道你要让咱姐成老姑娘吗?况且咱姐就嫁在镇上,咱家往后要去镇上开铺子的,到时候可不就能天天见到咱姐了吗?就跟咱姐还在家时是一样儿的。”

“真的!”何梅儿高兴地几乎跳起来。

何花儿一边一个,就抱着自家两个妹妹,轻声说:“俺不管嫁给谁,都是你们的大姐,俺是不会跟你们分开的……”

不多时,魏先生、方老和村中几位族老就给请了来。何莲儿怕李氏忙不过来,一早就带了何梅儿去厨房帮忙。

今日这样的日子,按规矩是要请男方家人、媒人和见证人一块儿吃顿定亲饭的,以示感谢和隆重之意。

“娘,你去前头跟俺爹一块儿陪客!”何莲儿就往外赶李氏,“这儿有俺和梅儿呐!咱俩就能忙得过来!”

何花儿也来了,她是闲不住的人,非要一块儿帮忙。

李氏想了想,知道自家仨闺女厨艺不赖,该当应付地来,叮嘱了几句,也就放心出去招待客人去了。

定亲饭的主食是面条,何莲儿就拿白面兑了水,擀面条。她手艺好,那面条一根根粗细匀称,又有嚼劲。何家知道裴家今日来,早就预备下了不少食材,大锅里拿猪骨头熬制的骨头汤已经熬得浓浓的了,下了面,在锅里大火一滚,再洒下一把葱花儿,一锅鲜香的骨头面就煮好了。

何花儿这时也在何梅儿的帮忙下,做得了三荤六素,虽是寻常农家菜,也置备得齐整妥帖,色香味俱全。

何花儿不好露面,就由何莲儿和何梅儿端了菜和面上去。屋子里裴氏已经拿出了“四饰礼”,放在桌面上。分别是定亲衣一套、赤金镶福的戒指一只、翠玉耳环衣服、赤金龙凤手镯一只。何莲儿她们家业回送了文房四宝一套、扇子一把、何花儿亲自做的绣花荷包一只、裤带一条。

何莲儿听李氏说起过,说是定亲时女方送男方裤带,那也是有讲究的,隐喻“从今以后男女双方拴在了一起”,或者“女方为男方侍奉巾栉,脱衣解带。”之意。

众人过了礼,就坐下吃定亲饭,难免又将何家姐儿仨的聪慧能干夸赞了一番。饭毕,众人才起身告辞。

定亲当日,男女双方是不能单独见面的,裴东篱只好跟着裴氏先回家去。朱氏还有镇上的生意要忙活,也不能多呆。

何家四口人就将他们好好送出去,直送到了村口,看着他们一行人的马车去远了,这才回转。

李氏一路上都挂着笑容,那笑容里又带了一丝惆怅。

何莲儿知道,她的喜悦是因为何花儿找到了一个好归宿。而她的惆怅,自然是辛苦养大的闺女不久后就要成为别人家的媳妇儿了。

无论如何,这门亲事不管是对何花儿还是何家来说,都是好事儿。李氏一颗为着何花儿亲事担惊受怕的心,总算可以放下了。

这件事,也更坚定了何莲儿要在镇上开铺子的决心。不仅为了赚更多的钱,还为了能在何花儿嫁人以后还能天天见面。何莲儿握拳!

小山庄的夏天格外难熬,再过几日就是初五,到了去镇上给苏家送一千斤富贵果儿的日子。这几日因为忙着何花儿的亲事,何家一直不得闲,到这时,才算有些空闲下来。

何莲儿便决定啥也不做,歇息两日再说。

天气实在是热,连自家窗外的柳树上的蝉鸣声也仿佛弱了些,何莲儿受不住,天天蒲扇不离手不说,还打了一大盆清凉的井水来泡脚。

饶是如此,也只不过解一时之暑,很快高温就又将脚下的水盆给捂热了。

何莲儿躺在床上,奄奄得不想动弹。

何花儿帮她扇着凉,看她怕热成那样,就道:“要不给你打盆水,洗个凉水澡?”

“不要。”何莲儿有气无力道:“那水也是热的。”又央求道:“姐,不如给俺打盆井水洗洗呗…”

“可不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