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9章 德国人的清洗(3 / 3)
这些能量强大的犹太人能够做这生意了。不过事后。张一平知道丹尼尔只是他的假名。但也并不影响他们之间的合作。
张一平跟丹尼尔握了一下手,互相问候了一下,丹尼尔则向张一平介绍了另外一个犹太人---里尔克。
张一平一看就知道里尔克是一个犹太人,他有着犹太人典型的狡黠,这种狡黠的特性已经像他的眉毛和鼻子一样,非常明显的呈现在张一平的面前了。
张一平先让人将这两个犹太人请进里面去,同时让石尉兰出去将布丽塔拦住,不要让她进入这座城堡,以免她看到这两个犹太人产生不必要的猜想。
德国人为了持续地跟英法美联军战斗下去,准备在国内酝酿一个针对犹太人资本家的行动。张一平猜测这两个犹太人是专门为此事来的。
在德国人拼命地对英法美军作战的时候,犹太人,特别是那些犹太资本家们却在拖德**队的后腿,无论在经济上还是在军事上都在拖德国的后腿。
德国统帅部听从了张一平的建议,准备起用阿道夫.希特勒,实行阿道夫的主张,对德国的那些犹太人资本家进行清洗。
然而阿道夫的这些主张,却是跟张一平学来的。
从这点来说,德国国内的这一次清洗行动。其实是张一平一手策划的,这些犹太人资本家来找张一平,也在张一平的意料之中。
这次德国人的“清洗”跟二战时希特勒针对犹太人的行动是完全不同的。这一次只针在战争中大发战争财的犹太人资本家、无良商人。并不针对一般的犹太人家庭。
毕竟,在德**队当中,有大量的犹太士兵服役,他们来自一般的德国家庭。如果像二战那样,将大部分犹太人抓进集中营的话,德国可能就会乱了套,反而得不偿失。
而打击那些无良的犹太资本家,不仅不会造成德国社会的混乱。还有很多方面的好处。
一来可以平息民众的愤怒和革命情绪,特别是在革命运动不断的德国国内,德国政府的行动很革命!社会党也是号召人民打倒资本家,而现在政府也在打倒资本家,而且是实际的行动,人民当然是听信政府的了。这等于抢了社会党的饭碗。
二来,德国政府会得到一大笔收入,而且是立竿见影的收入。
既可以平息国内的矛盾,又可以得到一笔可观的收入,德国政府怎么不被诱惑呢?
张一平先是和成思良说了好一阵话,详细了解了中**团的商业状况,总的来说还是非常满意的。
这个时候,致命性的流感正在全世界范围内大规模地爆发,而张一平事先研制出来的“中国咖啡”和“板蓝根针剂”这两种药物能够有针对性地预防和治疗这种病毒,因而销量非常好。
特别是“板蓝根针剂”,因为符合西方人的医药习惯,而且疗效显著,所以市场上卖得非常火,而且价比黄金。为中**团赚了大量的费用。
成思良说道:“总指挥,在苏黎世有一位医生,他觉得我们的‘板蓝根针剂’有致人上瘾的特性,就像吗啡和鸦片一样,而且一上瘾就无法戒除,他要求我们公开配方,纠正错误,做出补偿。”
在“板蓝根针剂”里面,张一平是加入了一些更厉害,在这个世界还没有出现的毒*品--冰,只是数量较少,并不会影响“板蓝根针剂”的疗效,但是如果服用过多的话,会渐渐地令人上瘾,而且上瘾之后,将无可救药,只能够一直吸食下去。
然而对于一般的患者来说,只打一两次“板蓝根针剂”并不会上瘾。以现在“板蓝根针剂”这样的价格,一般的人也不可能大量地打这种药水,除非那些非常有钱和有权的人。
而对于这些人,张一平对他们毫无愧疚。
“我们只能够说,任何药物,只要长期使用,就会让人对它产生心理上的依赖,渐渐地会让人离不开它,这就叫做上瘾。”张一平说道,“我们可以请一些心理专家在报纸上写一些这样的文章,解释一下为什么会上瘾:那是因为他们大量的服用而产生的一种心理作用。并且呼吁那些有钱人,不要大量地服用这些‘板蓝根针剂’,留一点给那些真正有需要的人…”
成思良连忙称赞,“总指挥真是见多识广,这样一说,那些上了瘾的人不仅得不到同情,反而会受到人们的唾弃。正是因为他们大量的使用这些‘板蓝根针剂’才使得这种药物价格飙升,他们还有意思说上瘾?”
“当然那个医生,我们也不能够掉以轻心。”张一平说道,“最好请人干掉他,做得像一场意外似的。“
”那药上瘾不是说是心理作用吗?难道….“成思良问道。
”我还是那句话,自己人得病了,就用那种蓝瓶的,疗效一样显著,而且不上瘾。”张一平说道。(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