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那年(2 / 2)
让吃饱,就吃饱,不让吃饱,这一年就得出外干苦力将就着度日,盼着来年的收成。
农家也有那么一句话:穷汉子,盼来年吗!也有那么一句话:庄稼不收年年种。
铜雀收完秋,算计着,就算包谷买到八角钱一斤,自家十五亩地,每亩亩产一千一百斤,还不到两万斤呀!一万多块钱的收入,去了全家人一年的费用,在刨除春耕的费用。
姐姐与弟弟的学费还是不够用,再说父亲的病急等着住院治疗,不然就不堪设想了。
父亲的爱,就像那座泰山,没有他的辛苦劳动,可能就没有这个家吧!无论像什么办法,也得给爸爸治病。
那天,她走到父亲的病床前,说:
“爸爸,铜雀要进城打工了,您在家按时吃药,等我挣了钱,给您到大医院去看,一定能看好的。”
“铜雀呀,好孩子,委屈你了,也受累了,一个女孩子到人生地不熟的地方干活,我不放心呀。要不还是别去了。”
“没事的,有好几个姐妹呢,我们会互相照顾好的,您放心,我也不小了,都十九岁了呀。”
“唉!去吧,我理解你的想法,好孩子,什么也不说了,记得啥事多张个心眼呀!她妈,把咱家那个传家宝拿来,让她带上,能保佑她平平安安的回来。”
铜雀很是奇怪,什么宝贝这么灵。
母亲从柜子里,拿出一个黄绫子包裹,递给父亲。
父亲颤抖着手,打开,里面包着一只金钗,非常好看的金簪子。
父亲说:“这是一只宝簪子,能保你平平安安的回来。咱家再穷这金钗也不能买了换钱花。它能保全家的平平安啊!”
看到父亲一脸的严肃,她知道,这支金钗来头不小,它一定藏着不为人知的秘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