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报国志(2 / 2)
越依靠小凤坡和石女村,到时候接收过来是顺理成章。只需要守备队有足够的武力和威慑力。
随着煤矿的发现,环境所要解决的事情又多出了一样,那就是对王仁彬所提出了煤矿开采方案完善处理环境问题的方法。
张春提出的要求是,不要让工业和矿业破坏农业基础,否则就得不偿失。
环境组同时也进入了机械厂,这部分人有在油脂厂处理污染的经验。
王仁彬被张春提出的任何产业的发展都需要放在整个大环境系统下进行平衡的理论所震撼了,这和西方的唯利是图的理论截然相反。
“西方的经济理论是建立在个人经济利益至上,所以提出了一切以利益为中心。但是这错误的。或者说是在人均拥有资源充足的条件下所提出的理论。但是在中国不行,我们人多,不管我们有多少资源,分到我们个人来说,都是不够的。所以保持整个生态环境的平衡,让所有的资源都能够进行最佳的回收和利用,才能够保持我们整个民族、整个种族的生存和发展。也就是说,我们能够发展到什么程度,取决于两方面,一方面是我们能够拥有多少总资源,另一方面我们能够利用多少资源。这和西方不同。西方的人均拥有资源量是我们的几十倍甚至几百倍,再过分的浪费也不会超过限度。这就是中西方最大的区别,西方将个人,讲个性,讲自由和民主,本质上是自私自利。而我们讲民族,讲集体精神,讲奉献和牺牲,是为了整个种族可以牺牲个人,是大公无私。”
王仁彬和王琳娜两个人面面相觑,因为只有他们知道,这两种文化之间是有多么大的冲突。张春很显然没有出过国,但是却一言道尽了其中的本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