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某人的私密照(1 / 2)
早上,陆鑫一起床便习惯性地把手机放到了包里,让赵菲失去了偷看的机会。他象往常一样,吃完早餐,送小哲上幼儿园。赵菲则自己开着那辆小飞度上班。
说到买车,两人还为此争执了很久。
赵菲和陆鑫的工作地点一个在南边,一个在北边,在婚后没有小孩之前,家里只有一辆车,是公司给陆鑫配备的。陆鑫如果没有紧要的事情,就先把赵菲送到南边办公区,然后再折回北边上班。如果有急事,赵菲则自己早起搭公交车。
但有了儿子小哲,特别是小哲上幼儿园之后,陆鑫要在早晨那短短的时间内,既要送赵菲上班、又要送小哲上幼儿园,自己还要按时赶到公司,时间太紧凑,加之小孩天性比较磨蹭,一个车要在规定的时间内送三个人,确实不方便。赵菲只好独自搭公交车。看着赵菲每天早出晚归,风里来雨里去的,陆鑫心疼,便提出给赵菲买一辆私家车。刚开始,赵菲坚决不同意,两个都是上班族,多一辆车就多一笔开销,每年的保险、维修、燃油费都少不了,还不如省下来多买点其他东西。可有好几次,陆鑫临时有事接不了小哲,晚高峰打的也不好打,等赵菲赶到幼儿园的时候,小哲早已被老师领到门口的值班室,孤伶伶地等在那里。赵菲一阵心疼,纠结了很久,她终于答应给自己买一辆车。在车型的选择上,陆鑫想一步到位,买一个好一点的三厢轿车或者城市SUV,方便一家人外出。赵菲则考虑到自己平时只在城里开开,外出的时候不多,坚持买一辆小巧实用省油的小车。于是就有了这辆小飞度。
刚到办公室,她的手机就响了起来。
“菲菲,在干嘛呢?”赵菲的大专同学祁美打来电话。
“还能干嘛,上班呗。”赵菲答道。
“姐姐有难,能不能帮一把?”祁美说。
“你这个乐天派都发愁啦,说来听听。”赵菲问。
“是这样的,我做的那个品牌公司在这个区域撤柜了,我失业了不说,他们居然还不给我开解聘证明,你能不能帮我问一下,这样能不能领失业保险?”
“没有证明你失业的材料,应该领不到吧,我去帮你问一下”。每次有亲朋好友找她帮忙,她总是有一副热心肠。
放下电话,赵菲想,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我那点心事儿算什么,总比祁美过得好吧。
祁美和赵菲是是大学时的同学。两个人性格迥异,一个文静、一个好动,一个温柔,一个泼辣,但正是这种性格上的互补,让两人成为从小到大的死党。
祁美生在农村,从小失去了父亲。那是70年代中期,因为家里穷,祁父看着祁美和哥哥锇得哇哇哭,心疼得很,便从粮库里偷了几斤米回家煮给他们吃。不巧这一幕被邻居发现告了密。在那个年代,这可是一件非常严重的事情,祁美的父亲被关在大队保管室接受调查。祁父生性内向且好面子,当天晚上便羞愧地自杀了。
祁父死后,村里一些人经常欺负他们家没有劳动力,笑话祁美和他哥哥是盗窃犯的后代,还经常取笑祁美长了胎记的脸蛋和哥哥的斜视。幸好祁美妈妈足够彪悍足够强大足够厚脸皮,拼尽全力护犊子,谁欺负他们两兄妹,她就跟谁急,甚至不惜动手。祁美亲眼看见母亲把一个壮男打扒在地。小时候的一幕一幕,让她变得和母亲一样泼辣和坚强。
读大学时,两人都是学的机械专业,虽然班里的男生明显多于女生,但稳坐班上前三名的却只有赵菲和祁美。机械专业毕业就业比较困难。两个优秀的毕业生,毕业之后立刻显出了差距。当赵菲拿着学校开出的派遣单到市上报到时,被分配到一个工业园区办公室,再后来调入机关工作。而祁美,则从市上分到了区上,区上分到街道,一直分到了街道下属机械厂。“命运天注定,人不同命不同。”祁美经常这样说。
应承倒是应承到了,但挂了电话,赵菲才发现自己根本不认识社保局的人,也没有电话号码。她拿起手机,拨出了那个最熟悉号码。
手机响了很久,没有人接听。打了几次,也没有人接。等陆鑫回电话过来的时候,已经快接近中午。
“怎么这么久都不接电话?”电话一接通,赵菲就发起了牢骚。
“手机开成静音,没看电话。什么事?”陆鑫问。
赵菲把祁美的事情说了之后,两人也没有过多的语言,挂断了电话。陆鑫很快就去向社保局的朋友打听到了消息,还主动给祁美出谋划策。
“陆鑫应该对我还是很不错,至少是个百事通,有个这样的老公应该知足了,胡思乱想不仅不能改善夫妻关系,相反还正好把他推出去。赵菲,你该想想清楚,别再自寻烦恼。”当陆鑫办完了自己交代的事情后,赵菲对自己说。
晚上十一点,陆鑫有应酬,还没回家。赵菲每天要回家陪儿子,纵然想跟他一起出去玩,也必须得周末,把孩子送到爷爷奶奶家才行。晚上,只有孤单地看着电视,等着陆鑫回家。
夜里十二点,门打开了,陆鑫一脸疲惫地进屋。
“还没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