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九八章:远征(1 / 2)
第二九八章:远征
从四月份开始。砖窑便开始日夜不停地烧制砖。不过由于沒有人真正的做过。所以一直都无法烧制成功。直到进入五月。不知道失败了多少次以后。这才终于初步的摸清楚了里面的门道。烧制出了第一批让人能够辨认出是什么的砖來。
有了第一炉成品砖。再往后就变得容易。虽说质量上还有些不尽如人意。但是至少勉强可以使用。
不知什么缘故。自打末世降临以后。降雨量便明显的提升。对于地里的庄稼來说。降雨多是件好事。但是对于等待开工重新建设的两个基地來说。就是非常令人头疼的事情了。
一个月的时间里。有大半个月的时间是在等待天上的太阳露出笑脸。绝对不是什么令人开心的事情。有句老话叫做“下雨天打孩子----闲着也是闲着”。连绵不断的阴雨会令人产生压抑的心情。再加上基地内的人是由几方势力刚刚聚合在一起的。这些家伙又不能够通过工作发泄精力。所以打架无疑就是宣泄精力的最佳方式。
四五两个月里。常乐光是为了处理基地内日趋严重的打架闹事事件。就亲自下令看了几十个人头。这才让基地内的所有的人都老实了下來。虽说这种事情仍旧无法杜绝。但是却不再发生那种数十上百人聚到一起械斗的场面。
暴力永远都不能成为解决暴力事件的最佳方式。所以在处决了一批带头闹事的家伙以后。常乐决定重新修建并不是很着急修建的基地围墙。目的就是为了让所有的人。通过繁重的体力劳动來消耗他们的精力。让他们沒有那个精力再去打架闹事。
末世降临以后。人类仿佛一夜间便回到了二百年前。那种原始的生活。电作为现代生活与古代生活的最基本。同时也是最根本的区别。沒有电就意味着很多很多的事情都无法做。甚至多到让人发现原來电对所有人來说。原來是如此的不可或缺。
很多原本很容易完成的工作。在沒有了电力的情况下。想要凭手工來制造完成。先不说效率上大幅的降低。就是想找到能够动手制作的人都不容易。
别的不说。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桌椅板凳。基地内的二十多万人中。就沒有几个会做的。甚至更加简单的筷子。看起來就是两个木棍制成的。是个人就会制作。但是想要制作一双起码要一边粗细的筷子。在沒有电力作动力的情况下。纯粹用手工制作。绝不像想象的那么简单。总而言之。沒有了电力支持。生活变得非常的不方便。
和北京的基地比起來。什么都缺少的廊坊两个基地。生活条件要艰苦很多。很多的生活必需品都沒有。有些用品还可以通过手工來制造。但是有些东西却是沒法用手工來制造的。或者说缺少这方面的人才。所以很多已经用惯了的日用品。陡然间成为了奢侈品。就比如说卫生纸。
听起來像是个笑话。但是事实上就是这么回事。至少到目前为止。常乐麾下的地盘当中。还沒有发现有造纸企业。普通人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題的。常乐并不知道。但是他每次回到北京的基地的时候。都会带回几卷卫生纸回來。不过这东西在北京的基地里。也已经被列为了奢侈品的行列。已经不再对普通的家庭发放。
这还是小事。即便是沒有卫生纸。大家也不会因此而不在拉屎。但是有一件同样非常重要的。甚至可以说比卫生纸重要一百倍的。关乎到常乐军所有人的问題。被提到了亟需解决的日程安排表的最前列----食盐的储备已经严重不足。
末世降临以前。不管是北京也好还是廊坊也罢。甚至就连位于渤海岸边的城市--天津。都不是产盐区。所以当这个问題提出以后。常乐顷刻间便觉得一个头两个大。
正是因为这个问題的出现。才导致了常乐这一次的对廊坊市的强攻。不然的话依照他的本意。还会像以前那样。通过蚕食的方式一点点的从外围消耗僵尸的数量。这么做的话可以最大限度的提升麾下战士们的战斗力。而一旦动过大规模的军事行动。通过强攻的手段拿下这里。就意味着在战斗中至少有一半的战士。是无法从战斗中获取到多少好处的。
收复了廊坊市区以后。常乐带领着五千战士。开始了他第一次带队远征的征途。实际上这一次的出征。按理说应该由雄瑶诗这个名义上的军团长带队的。但是常乐实在是有些受不了每天处理那些繁杂的公务。所以他这才决定由他來带队前往海边。
当然。他之所以会态度坚定的要求亲自带队。这里面还有一个不被人知的原因。不过这关乎到一个男人的尊严问題。所以就算是打死他他也不会将这个理由说出去的。
对于他的执拗。大家是一点办法都沒有。谁让他才是常乐军的老大呢。所以尽管所有人一开始的时候都反对。但是最终还是不得不妥协。同意了他的这个提议。
从廊坊到海边最近的行进路线。自然是直奔天津而去。不过这条路明显的行不通。不然的话当初雄瑶诗就不会听从常乐的安排。将雄狮军整体迁移到廊坊了。所以这一次他们的前进路线是一路向南。等到过了静海以后。再折向东方直抵海边。出发前根据从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