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纸甲(1 / 2)

加入书签

当重起州牧的邸报传到江夏的时候,朱魁正与张紘、蒋琬正在校场上商议纸甲一事TXT下载。

这是朱魁提出来的,自从新式白纸制造出来后,造纸作坊一直没有停止创新。

不求最好,只求更好,这是朱魁一日视查作坊的时候,留下的话。

事后,不久有人增加纸浆的浓稠度,造成了厚纸,此纸干干皱皱,一点也不柔软,仅比树皮好些,可卷,难以撕破。

这遭到一同的造纸的工人嘲笑,这种纸用于书写,比之前的蔡侯纸,还更不如。

然,朱魁见了这厚纸后,突然想起历史上好像有种甲衣叫纸甲,听说防范弓箭效果显著,加上价格低廉,容易普及,做轻甲中,比皮制甲衣来的划算,性能相差不过几毫。

要知道,汉时就算是朝廷正卒也只是普及甲衣到什长,除非类似曹操虎豹骑,刘备白耳精兵等等军中精锐,才有铠甲穿,一般士卒就一套布衣。

校场上,朱魁、蒋琬、张紘三人,旁边周泰、甘宁、王承等兄弟将领,则前方一排人形软木,外面有皂布包着。

这时,随身侍卫二虎,指挥着几个其他侍卫,在几个以软木所制的人形,摆弄着。

头三个个软木人形上,先套上了一副铁甲,这是一件普通的铁甲,一般百夫长可以佩戴。后三个软木则也是套上一副盔甲,却是朱魁刚刚制作出来的纸甲,外表光鲜鲜的。

任江夏太守后,自然而然从秣陵调来大批工匠,经营重心慢慢往江夏转移。

几名侍卫给人形软木穿戴好后,二虎又上前亲自检查了下,小跑回来,禀告一切准备就绪。

“今日,让大伙一起看看这新式的纸甲防御力究竟如何吧。”这纸甲造好后,还没正式试验过,说实在,朱魁心中还是很期待的,毕竟这对今后的军力有很大的影响。

“先试射弓箭,用一石弓,从左至右,分别对准铁甲和纸甲,以四十步,五十步,六十步为计。”

听到主公吩咐,身后早有备好善射的侍卫,跨步而出,六人六把弓,拉弓搭箭,不同距离成梯形,候命待射。

古代的一石弓,换算下,就是五十斤,和粮米所用的一百斤石不一样,需要更大的劲道。

普通的军队应募弓手时,一般考核的都是七八斗的小弓。

而朱魁的亲兵侍卫都是应召出,精锐青壮,有大力,然后培养刀、枪、剑、弓四艺,外加使用弩机,先学全基本,然后分兴趣长处,再精通其他。

出列的侍卫都是精学射箭之士,拉起二石三石弓,亦在话下,外放军营,可陪神射手之名。

至于四十步,就是二十米,三十米,四十米。这是弓箭威力最大的距离,一般来说这距离没有护甲的话,射过去绝对透心凉。

在朱魁示意后,二虎挥手下令。

“噗噗。。。”六声。

六个强弓手都射出了长箭,都命中了目标。

几人一同上前检查,一看之下,百夫长级的铁甲,四十步射程铁甲被射穿,入了半寸多。五十步则被射了个小洞,半寸不到。而六十步,箭只掉落在地,甲身中央凹下去一块,却未洞穿。

朱魁领军一向都注重装备精良,一直都不断吸纳技艺精湛的铁匠,如武氏兄弟,从来都是高待遇养着。

北上黄巾,西行凉州,所带的亲卫兵都人手一套这般盔甲,两次出征,带走的亲兵侍卫丧命者不过三分一,多数都仅仅带伤而归,随后又寻精锐青壮补上。

至今最早跟他北战黄巾的高家寨老弟兄,还有一百一十八人依旧侍奉在侧,不能上阵都回家恩养。

众人在看纸甲这边,五十步、六十步两个软木上,箭只斜斜挂着,根本不透,内层纸皮,而四十步虽洞穿过去,入木半寸不到。

一看之下,防弓箭能力,就心里有数了。

武将他们已经开始微微议论起来了。

朱魁笑了笑,让他们稍安勿躁,接着是弩机试射,同样那三人,分别在一百步,一百一十步,一百二十步发射,这是弩机威力最强的距离。

同样六道“噗”声,射毕,再上去看时,结果与弓箭相差不大,铁甲连中两支,落一支;而纸甲中一支,挂着两支。

也就是说,纸甲在防守弓弩上,要不铁甲胜上半筹,同样距离射中,箭入体过寸,重伤率,纸甲要低于铁甲,只要不是直接命中要害,只是负伤。

这已经很了不得了,尤其在造价在差好几倍的情况下。

历史上,《新唐书》上记载,唐宣宗时,徐商守蒲州,有兵士千人,襞纸为铠,劲矢不能透,足见其柔韧和安全。

若全军都配这等纸甲冲阵,那么阵前手剥箭雨基本上无威胁,大大增强兵卒冲锋的士气。

顿时众将大哗,面面相觑,不敢相信,但是事实又在眼前。

连张紘与蒋琬也面色动容,他们虽不知战阵,但也知道此甲的厉害。

“大哥,这纸甲如此厉害,不知正面砍杀效果如何?若同样堪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