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黑云压寨欲摧城(2 / 3)
越小,这是件好事,来,让我们为朝廷旗开得胜干一杯!”
冼平朝等人心头自然也高兴,跟着他举起了杯子。
干完杯后,顾铭义又朝顾正阳问了一句,这次脸色却是好了一点:“还有什么其他消息?”
顾正阳很清楚自己这个老爹的性子,看他一副好奇却又强作镇定的表情,嘿嘿一笑,回到:“还有个消息,是关于大哥的,不过……这算不上什么好消息。”
“哦?”顾铭义顿时紧张起来,连忙按住筷头问到:“快说!”
顾正阳回到:“据说大哥他们没有跟着大军一道去攻打南阳,而是被派去牵制信阳方面的援军,据说他们只有七千人不到,恐怕这次大哥会很麻烦。”
“怎么回事,这是谁下的命令?”顾铭义一听就急了,他虽然不是太懂军事,可也知道,仅凭七千人去牵制援兵,这绝对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情。
顾正阳摊手道:“是襄阳都政使吴焕隆吴大人下的命令,这次出征,吴大人是监军,实际权力比三军统帅袁狄袁将军还要大。”
“唉。”顾铭义叹了口气,闷闷不乐的说到:“朝廷就是这样,总是喜欢用文官监军,这些文官屁都不懂,怎么能指挥的了三军?真是糊涂啊!”
他站在父亲的立场上,自然认为这是吴焕隆不通军事,胡乱指挥,可冼平朝却比他更客观一些,在一旁劝慰他到:“季东你这就是关心则乱了,吴大人久居襄阳都政使一职,说起来恐怕比你我更懂用兵,他这样做,定是有他的道理,季东何不再看看再说?”
顾铭义想了想,有些动摇的说到:“也对,吴焕隆此人,官声倒也不错,或许是他另有打算,我们得再等等再看。”
“这就对了嘛。”冼平朝笑呵呵的说到:“来来来,咱们不说这些了,让咱们为了朝廷这次北伐成功,共举一杯!”
“举杯!”顾正阳最是心急,美酒佳肴,让他饥肠辘辘的肚子早就闹开锅了,从坐下来开始,他就不停在往肚子里塞东西,冼平朝一喊,他也是第一个举杯响应的,看他猴急的模样,让其他人也不知不觉增大了胃口。
只可惜有句话叫做乐极生悲,顾铭义虽然一时被他转移了注意力,可放下北伐的事后,立刻又重新注意到了他,看他一副急吼吼的模样,顿时气不打一处来,突然重重顿了一下就被喝到:“还喝,再过几天就要秋闱了,你看看你现在什么样子?吃晚饭给我滚回房去,好好温习,再秋闱之前你要是再敢跑出去,我就打断你的狗腿!”
顾正阳如遭雷击,哭丧着脸看向周围,结果包括顾正宗在内三个人都抿着嘴悄悄扭过脸去,一半是在憋笑,一半却是在躲避他的眼光。
这边顾正阳惨遭禁足,那边他的大哥顾正武却正步履维艰。
襄阳大军在七月的最后一天渡过了长江,出人意料的是,一路上都没有遭到太大的抵抗,听闻南陈入侵,北梁的军队好像害怕似的一路后撤,大军所过之处,梁军如冰雪瓦解,几乎连一场像样的战斗都没有。
襄阳城和南阳城本就隔河相望,如果赶路顺利的话,两日一夜就可以由一座城赶到另一座城,然而梁军意料之外的不抵抗,却让****的统帅袁狄与监军吴焕隆同时留了个心眼,两人一合计,决定暂缓大军前进,先在江北架设浮桥,整饬营寨,等到防御稳固之后,再进军南阳城。
两人都认为梁军的后撤,其实是想合兵一处,在南阳城下和****决一死战,若是如此的话,****可不害怕,因为按照他们的预计,梁军最多能在南阳城下聚集五六万人,而且他们短时间内等不到任何援兵,以十五万大军围困五六万人,虽然困难会大一些,可也并非不可攻克,如此一来,就避免了急进可能造成的损失。
但计划到这里却出现了偏差,均州都御使蔡继知,原本受命领七千人马掩护大军的右翼,阻挡由信阳方面可能派出的援军,可是蔡继知抢功心切,在渡江之后立刻丢下了两千兵马给他的副将顾正武,自己领着五千人马昼夜不停的沿唐河一线杀向了南阳。
结果蔡继知的行军比正面的十五万大军还要顺利,当正面的大军还在沿途巩固防御的时候,他已经率人急吼吼的杀到了南阳城下。
可一到南阳城蔡继知就傻了,为什么呀?因为大军还在沿途观望,整个南阳城下只有他率领的这孤零零的五千兵马,南阳城的北梁守军可不傻,十五万大军大不了,打你这五千人总该没问题吧?于是梁军守将立刻就带人冲出了城,把蔡继知的五千兵马团团围住,蔡继知吓得手足无措,领军左冲右突,想要突围,可毕竟实力有限,还是被梁军困在了南阳城外的一座小山头上。
不知为何,梁军在占了绝对上风之后,并没有急着歼灭蔡继知的这五千兵马,而是派出重兵将他们一层又一层的围了起来,蔡继知贪生怕死,令人连夜突围给中军报信,让吴焕隆速速带人来救他。冲出重围的信使一路狂奔,哭嚎着跑进了中军大营,得知蔡继知被困,吴焕隆和袁狄大吃一惊,连忙聚在一起商量对策。
救或不救这是无需考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