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何当共剪西窗烛(1 / 3)
顾铭义心里的苦痛是可以想象的。
作为一名志在收复河山的大陈臣子,他一生的夙愿就是反攻江北,收回被梁人占据的故国山河,然而现实却给了他无情的一击,如今的大陈国力日渐衰退,收复故土早已经成为了一纸空谈,哪知这还不是最严重的,更眼中的是现在连他的儿子都变成了梁人的驸马。
一世父子,却从此互为敌国,这是何等的摧人心肠!
顾铭义原本因为顾正宗的死而变得雪白的头发这下子更加憔悴了,那微微晃动的发丝似乎已经被抽去了所有的力气,看起来全是一副无精打采的模样,而它们的主人,现在整张脸上已经完全失去了光泽,望之哪里还像只是个四五十岁的壮年?
根本就像是个风烛残年的老者啊!
看着故友这副伤心欲绝的表情,连冼平朝都不知道该怎么去劝慰他了,短短一个月不到的时间,他先后失去了两个儿子,这种痛,相信只有为人父母的人才有能力去体会。
所以面对顾正阳投来的求助的眼光,冼平朝也只能做了一个爱莫能助的表情,然后拍了拍顾铭义的后背,低低的叹了一声,实在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好。
还好这时冼衣裳及时插了进来,她端着一盏沏好的热茶来到顾铭义身边,柔声对他说到:“顾伯伯,你先喝口茶顺顺气吧,我想正武哥这样做一定有他不得已的苦衷的,正武哥是什么样的人,我们都很清楚,我相信他不会背叛大陈,你也要对他有信心。”
顾铭义深深的吸了口气,接过了茶杯。
在这个家中,如果说还有谁能够劝得了他的话,那一定不是顾正阳,冼平朝也很难说,唯有对冼衣裳,他是无法拒绝的,不光因为冼衣裳差一点就成了他的儿媳妇,还因为他从小就看着她长大,简直把他当成了自己的亲生女儿那么疼爱,这么一个贤惠又明理的女儿,他哪里舍得对她稍微说句重一点的话。
看到冼衣裳出马,轻易就让老头子暴怒的情绪缓和下来,顾正阳不得不在心底写了个服字,正好看到冼衣裳的目光似有意无意般扫过来,他立刻悄悄在顾铭义背后竖起了大拇指,同时用口型做了个吹口哨的动作。
不幸的是正好遇到顾铭义扭过头来,看到了他搞怪的动作,老头子立刻皱起了眉头,不悦的说到:“你还有心思在这里扮鬼脸?你来给我说说,你大哥到底是怎么回事!”
顾正阳吐了吐舌头,看到老头子似乎没有先前那么暴躁,他的压力也小了很多,于是自己去端了一盏热茶过来,呷了一口,惬意的咂了咂嘴,这才开始慢条斯理的讲起他在江北的遭遇来。
一直从他进到洛阳讲起,讲到他追踪那个杀手,失去了对方的踪迹,最后回到南京,故事虽然不长,却颇有些动魄惊心,特别是讲到他和顾正武在客栈被人偷袭,后来沁阳公主又替顾正武挡了一箭,这其中的危险,真是让听的人也除了一身冷汗。
直到顾正阳把整个故事讲完之后,顾铭义才开口说到:“照你这么说,你大哥留在江北,就是因为那个女人?”
“也不全是。”顾正阳知道如果回答是的话,那大哥恐怕永远也进不了这个家门了,急忙替他辩解到:“关键是梁衍帝为了保住梁朝皇室的面子,强要他入赘做了驸马,若是大哥不从,恐怕不但会丢了性命,还会惹得梁衍帝一怒兴兵,到时候又是一片生灵涂炭,这罪过可就大了。”
顾铭义沉默了半晌,最后才点点头到:“你说的也有道理,可……你大哥做了梁朝的驸马,我们父子又该怎么办?这事儿要是传回朝廷,只怕那蔡家父子不会放过这个机会的吧?”
“父亲不用担心。”顾正阳解释到:“大哥早已经想到了这一点,所以他在梁朝已经改了名字,现在他叫燕南归,不叫顾正武,从此以后,这世上便再也没有顾正武这个人了。”
“没了?”顾铭义的眼神中蓦然流露出一股迷茫和哀伤的混合之色,隔了许久,他才喃喃的说到:“燕南归,秋风起兮燕南归,这名字……”
顿了许久,最红所有的话语都变作了一声苍凉的叹息。
回答完顾铭义的问题之后,顾正阳便迫不及待找了个借口退出了大堂,顾铭义此刻的神情太过萧索,他怕看久了之后自己也会忍不住跟着陷入低落。
刚走出门,背后突然传来柔柔的叫唤声,顾正阳心里一颤,回过头看到了冼衣裳那张温柔的脸庞,她的眸子里带着一点点幽怨,亮若繁星的双眼直直的盯着顾正阳,看上去让人好不心疼。
顾正阳勉强挤出一丝僵硬的笑容,问到:“怎么了?”
冼衣裳端着盛放茶壶的托盘,莲步轻曳的走到他身边,仰着脸望着他问到:“你一去就是一个多月,回来后没什么话想跟我说吗?”
顾正阳抿抿嘴,说到:“说什么……刚才在大堂里,我不都已经说完了吗?”
冼衣裳那双秋水般的眼眸里流过一丝淡淡的失望,轻轻嗯了一声,然后从他的身旁走了过去。
顾正阳看着她婷婷袅袅的背影,突然发起了呆,一阵轻轻柔柔的微风从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