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道始于行而非于心(2 / 3)
“好了,不用跟咱家来这些虚礼了!”刘御纵挥了挥手里的丝绢,那动作十足的柔媚,随后却用很汉子的语气说到:“今天叫你到这里来,是什么原因就不用咱家解释了吧?咱家只是替陛下问几个问题,若你能回答的出来,咱家可以保证,你以后一定有享不尽的荣华富贵!”
“公公……”顾正阳欲言又止,脸上露出一丝苦笑,他实在没想到,延平帝到底是看中了自己哪一点,那篇文章虽然写的慷慨激昂,可其实其中的道理很多人都明白,只是他们不敢说,而自己不怕死,随手把他写出来罢了,难道他还真指望自己这个才十六岁的半大小子,能帮他解决这些沉疴了千年的毛病?
刘御纵却无暇去品味他笑容中包含的那丝疑惑,他只是自顾自的甩了甩手上的丝绢,然后说到:“陛下对你的那篇文章很看重,觉得你完全道尽了国家的时敝和朝局的困窘,所以他让咱家来问问,你既然能写出这样的文章,那是否也想到了相应的解决办法?”
顾正阳没想到他这么快就问上了,好在自己虽然不怎么喜欢念书,却也不是完全不学无术,于是点点头应道:“办法倒是自个儿瞎想了一些,可草民都已经写在文章里了,皇上何必专程派人来问我?”
“不够。”刘御纵似乎生怕他没听懂,又重复了一遍道:“你写的那些东西,完全不够。虽然你提到了让公卿贵族吐出侵占的土地,亦或是让他们同普通平民一样一体纳税,可谁都知道,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皇上想知道的是你有没有具体的办法让他们屈服?”
说完他便满怀期望的看着顾正阳,似乎想等他说出心仪的答案。
等了一会儿,见顾正阳面露难色,他眼中也难免流露出几丝失望的神情,叹了口气到:“看来你也没什么具体的办法……唉,其实皇上也知道,你说的那些问题,几千年来一直都存在,可谁也没能找到什么好的解决办法,这公卿贵族,是国朝不可缺少的支柱,可同时又是侵蚀国家栋梁的一群蛀虫,皇上既离不开他们,又要防着他们,这其中的把握……难呐!”
听到这话,顾正阳不乐意了,还嘴到:“这事儿有什么难的,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只要皇上能够一视同仁,下定决心免除那些公卿贵族不纳税的特权,这问题不就解决了吗?”
“呵呵呵呵。”刘御纵这次不是娘笑了,而是笑得前仰后合,差点儿连眼泪都出来了,乐不可支的说到:“果然还是个半大小子,如果事情真有你想的这么容易,那皇上那还用得着让咱家专程来找你?十五年前,皇上也是和你一般的想法,想要压制公卿贵族的特权,可没想到却激起了猛烈的反弹,这后果……你也看到了。连皇上都深感孤立无援,斗不过他们,你觉的这件事会像你说的那么容易?”
顾正阳不言语了,刘御纵说的没错,十五年前,延平帝挟新君登基之威,和代表公卿势力的百官斗得不可开交,可结果如何?
连皇帝都败了,这天下的官绅,简直已经拧成了一股不可撼动的绳索,任谁横在他们面前,都只有被绞死的下场!
刘御纵似乎觉得自己的话有些吓到顾正阳了,于是歇了口气,转了个方向继续问到:“好吧,咱们就先不说这其中的困难了,咱家还想问问你,如果皇上把收税的事交给你来办,你会从什么地方开始下手?”
这问题就很考究了,不光是考验顾正阳的想法,还要考校他实际处理事情的能力,这简直就有点儿像考察官员履新的步骤了,若是顾正阳真的拿出一套想法来,难道延平真要实现给他封官的承诺?
顾正阳不敢把事情想得这么美,不过这个问题他也不是没有想过,所以稍作犹豫便语气坚定的说到:“如果是我,我会先动手清量全国的土地,把那些隐瞒或是漏报的土地全都清理出来,然后再重新厘定统一的税制,只有增加税收的来源,然后让百姓清楚他们应当缴纳的税赋,这样才能避免那些官员从中上下其手,导致整个国家的财产被他们蛀空。”
刘御纵眼中闪出一丝亮光,低声念到:“不错,有道理,然后呢?”
顾正阳又说到:“然后便是要从上面施压,减少那些不用纳税的贵族特权,这件事或许不能在一两年之内见效,可只要我们坚持下去,最终十年后、百年后,我们一定会看到一个有成效的结果。”
“嗯,这件事的确急不得。”刘御纵也很明白这个道理,和那些公卿贵族间关于土地的争夺,无异于同北梁之间的战争,这是一场需要持续几十年甚至几百年的争斗,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就看到效果。
不过光是这两点,他还是绝不够满意,最重要的是延平帝其实是一个相当急性子的人,恐怕他是无法忍受几百年之后才看到效果的政策,他需要的是在最短的时间内解决所有的问题,替自己挣下一个英明君主的名声。
顾正阳不清楚延平的性格,也就不明白为何刘御纵听到后面一个方法颇有些无动于衷,不过他觉得自己说的两点已经够多了,只要能把两件事做好,其他的都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刘御纵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