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欲把真心付东流(3 / 3)
定是因为有人帮他们掩藏了行踪,如果不把这背后别有用心的人抓出来,就算把山越人都杀光,你的危险还是无法解除。”
“你说的有道理。”萧统点了点头,看着顾正阳眼中渐渐露出了光亮,两人一见面的时候他就觉得顾正阳气质不凡,没想到竟然还是个心思缜密、智勇双全的人物,这让他不禁起了招揽之心,于是对顾正阳说到:“还未请教阁下的姓名……”
顾正阳拉了他一把,两人沿着江岸开始往下游飘去,同时不经意的说到:“在下顾正阳,礼部右侍郎顾铭义之子。”
萧统眼中立刻露出大感兴趣的神色,突然说到:“原来你就是那个写《赋税衍新论》的顾正阳,你来衡阳做什么?”
这次轮到顾正阳深感意外了,他没想到自己的那篇文章竟然已经流传到了衡阳,连衡阳王世子都听说了,看样子,延平帝为了制造这股舆论的风潮,暗地里可使了不少劲啊。
不过他并不确定这萧统对他是什么样的态度,因为算起来,衡阳王府也是大贵族大地主阶级的一员,要说衡阳王府屹立衡州几十上百年,没兼并个几十上百万亩土地,恐怕连王府里的人自己都不信,而他的那篇文章,偏偏针对的就是这些兼并土地的贵族,王府的人对他能有什么好的感官?
于是他和萧统之间忽然就有了些距离感,避重就轻的说到:“也没什么,只是出来游历一番,恰好遇到了这样的倒霉事,真是流年不利。”
“哈哈,本王倒不这么觉得。”萧统忽然敞开大嘴笑了起来,然而一股浪花突然打过来,让他猝不及防呛了一大口水,不过他并不在意,高兴的对顾正阳说到:“若不是正好遇到你,本王怎知这世间还有如此投契之人?今天或许是你的倒霉日,可对本王来说,却是一个好的不能再好的日子,顾兄,你可有意入我衡阳王府谋个差事?”
顾正阳一下子愣住了,还以为自己听错了,疑惑的问到:“小王爷说什么,入衡阳王府谋个差事?请恕在下不太明白小王爷的意思……”
萧统笑意吟吟的说到:“本王拜读了你那篇文章,觉得说的很有道理,深得我心,早已对顾兄神交已久,若是顾兄不弃,我愿聘顾兄为我衡阳王府首席客卿,日后辅佐本王,共谋大业!”
“大业?“顾正阳差点儿哑然失笑,这萧统年纪不大,口气倒是不小,如今这大陈虽说风雨飘摇,国势日衰,可皇帝延平正直盛年,民心依然向着朝廷,他能谋什么“大业”,延平会让他谋什么“大业”?
这番话,恐怕也不过是他招揽自己的几句口号罢了。
不过即便如此,顾正阳也觉得颇有几分奇怪,按理说本身就是大贵族阶级的一员,萧统应该对自己的那篇文章嗤之以鼻才对,为何他却说“深得我心,神交已久”这样的话?莫非他还是个天生叛逆的性子,有王位不做,有特权不享,非要去跟那些泥腿子和在一起?
顾正阳也不愿遮着藏着,于是直接问萧统到:“小王爷为何会赞同在下的那些胡言乱语,要知道,在下可是把王府也划分在功勋贵族之内的……”
“我知道。”萧统在水里摆摆手,激起几朵浪花,对他说到:“虽然我不敢说衡阳王府从来没侵占过平民的土地,可是和这区区几十万亩土地比较起来,咱们大陈的国运才更加重要,若是吐出这几十万亩土地,能够换来大陈的永盛不衰,那本王绝不会有任何吝惜。我记得三国里鲁肃曾对孙权说过,东吴所有臣子都可以降曹,唯有孙氏不行,因为天下只能有一个王,群臣降了,依然是臣子,而若是孙权降了,曹操一定会把他杀掉。咱们大陈也一样,如果国家亡了,群臣依然可以去江北做个降臣,但咱们萧家,那就万劫不复了,所以只要能让大陈好起来,本王不惜付出任何代价!”
一席话说得顾正阳立时肃然起敬,看着眼前这张略显稚嫩而且还颇有几分狼狈的脸庞,他却不敢再将他仅仅当做一个养尊处优的王府世子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