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救命的中医(1 / 2)

加入书签

按照小纸条上的地址,爸爸驱车几十公里,来到一个小镇上,南粤一个很不起眼的小镇。

一栋略显陈旧的两层小洋楼,一个不锈钢院门上,满是年复一年春联斑驳的痕迹,门头上的彩纸条脱了色,风中轻轻摇曳,一看便是上了年纪的人的住家,如今的年轻人也许早把一些民俗忽略。

“有人在家吗?”妈妈用力拍打院门,唯恐老人家耳朵背听不到。

“不要敲了,来啦,来啦”一位大个子奶奶小跑过来,“哎哟,吵死人的,轻一点声,我家老先生不喜欢吵的”

“对不起,阿姨”妈妈非常不好意思,她是救子心切,并不是没有修养。

“你们来什么事?”奶奶开了门并没让人进去的意思,她身高体壮,威武地挡在妈妈的面前。

“听说您家老先生医术高明,求他救救我家儿子,他已经几天滴水未进,医院说没得治了”

“哦,那进来吧”大个奶奶虽然面无表情,但已经让出道路。

院子里栽满花花草草,一阵阵沁人香气,扑面而来。

爸爸背着奇奇来到客厅,一位满脸暗斑的瘦削老人,正坐在一张梨花木八仙桌边看报纸,一副老花镜挂在鼻尖上。

老中医抬头看了一眼奇奇,示意奇奇把手伸出来,他要把脉,一路一直昏睡的奇奇,这时竟然醒了,没等爸爸反应过来,他把胳膊伸了过去。

老中医凝神静气,枯瘦的手指轻轻搭在奇奇手腕脉搏处,过了几分钟,老中医眉头皱了几皱,接着他又拿出听诊器,细细听了一番,他的表情很严肃。

房间里的空气仿佛凝固了,爸爸与妈妈紧张得满头大汗,紧紧盯着老中医的表情,很显然奇奇的情况并不乐观。

过了好一会,老中医取下听诊器;

“没事的,你儿子”

“真的呀!”刚刚还一脸悲切的爸妈,此刻终于松了口气。

老中医拿出纸笔,登记了奇奇的名字,准备开药方;

“孩子几天没吃喝了?”

提起这个妈妈就心痛,絮絮叨叨的没完,“有四天了,吃什么都吐,水都喝不下,唉,西医说没得治了,先生呀,你知道我心都碎了呀”

妈妈的话还没完,老中医第一副药方已经开好。

老中医向大个奶奶示意了一下,很快大个奶奶端来小半碗褐色汤药;

“孩子,把药喝了,你就能吃饭了”老中医把碗推在奇奇面前。

也许是强烈的求生愿望,奇奇一口气喝下它,“不错,好孩子”

“老院长,这孩子是怎么回事?”爸爸忍不住问。

“受了奇寒,封了元气,气血不畅,以至于免疫系统紊乱;没事的”

老中医让奇奇去一旁竹床上躺下,他先是给他做了推拿,接着拿出一盒银针,在头部,颈部,脊椎,足底,旋进去几十支银针,看得爸爸妈妈心惊肉跳,大气不敢出。

老中医回到座位,“我再给他开几幅药方,你去中药店抓药,一个疗程就能康复”

“以后不会再犯吧?”爸爸小心翼翼地问。

老中医语气坚定,“不会”

妈妈想起儿子一直胃口差,身子单薄,“老先生,您看我家孩子身体太瘦了,怎么能让他开胃,强壮起来”

“你家孩子体质非常特殊,脉搏显示体内有大量淤阻,我已经用银针打开他的穴位,疏通了淤阻,药方专为他开胃补气所用,回去照我的药方给他饮用,同时增加营养,半年后,你儿子一定身强体壮”

“太感谢了,老先生,你真是我家奇奇的救命恩人,该怎么感谢您老人家呀?”妈妈一激动,心都要掏出来送人的架势。

“不用谢,这孩子天生一副好筋骨,我从医半个世纪第一次遇到,你们要好好调养他”老先生说话轻声慢语。

奇奇身上的银针一去,稍事休息了会,很快精神起来,在房间里走来荡去。

“几天没吃饭,还有力走路,快坐下。”妈妈心里焦虑。

大个奶奶安慰妈妈,“他没事了,刚刚给的汤药就是补品”

“对哟,真是药到病除”妈妈猛然醒悟。

奇奇踱到爸爸身边,“爸,我感觉心里好多了”

爸爸欣喜若狂,连忙掏出钱包,里面厚厚一沓钞票,他只留了两张用于抓药的,其他全放在老先生面前。

“这是干嘛,不要,不要”先生一把推过钞票。

“先生,您收下吧,我们的一点感激之心,算是给您老生活上的一点点贴补”

“不用,我们老了,要钱没用,有退休金”

爸爸坚持要给,老先生说什么不收,一沓钞票在桌面上推来推去。

僵持很久,最后大个奶奶发话了,“就收个五十块吧,算是领了你们心意”

五十块钱!奇奇永远不会忘记那位深居简出,德高望重的老中医。

就在小镇的中药店,几副中药总共花了不到几十块钱。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