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五章,王烈夜袭(3 / 4)
多,但比之一般匈奴汉国骑士的战斗力和士气都高上不止一筹,对支屈六更是忠心耿耿,将他团团护在四周。
但一路行来,除了马蹄敲打在冰面上的单调声音,和火把映照在地面上的影子,四周仿佛鬼蜮一般安静,就连那鬼哭狼嚎的异声也消失了。
面对这样的情景,支屈六有些心烦意乱起来,这一里路,足足走了一刻,前边却依旧毫无发现,虽然没有了鬼哭狼嚎的声音,但支屈六和所有的匈奴汉国其实都有一种感觉,黑暗中似乎随时会窜出一个食人的厉鬼。
这些士兵也就是支屈六的私军,对他忠诚度极高,否则换做普通匈奴汉国士兵,还真未必肯随他深入这种未知的险境。
毕竟对于笃信鬼神的异族士兵来讲,有时候深入未知的黑暗比要他们的命还难过。
又行出一里多路,行在最前的士兵终于回报,说前边有一大片芦苇出现,还有数匹无主的战马。
出现了芦苇,那也就说明他们这些人马已经离开营地至少三里之外。
支屈六可是记得清清楚楚,扎营前三里内的芦苇已经都按照张宾的吩咐清楚干净了。
想到这里,心支屈六不惊反喜:“原来敌人在这里,怪不得之前派出的那些人马会无端失踪,这种大雾的环境下,就算再多几十人进入芦苇也会被敌人悄悄杀死的”
有了白天被芦苇苇叶划破战马肌肤,麻倒战马的教训,这次支屈六却学乖了,立刻喝道:“全军停止前进,前边对芦苇荡扔出手中火把,其余人马小心戒备,并瞄准芦苇荡内散射”
很快,几十只火把被抛出,将前边几十步外的芦苇从映照的一清二楚。
这片芦苇荡果然很大,黑暗中这间苇叶轻荡,却再也看不清其他。
而借着这火光,“嗖、嗖、嗖——”数百只羽箭瞬间射进了芦苇荡。
但就如石沉大海一般,数百支羽箭飞入,可除了风吹过芦苇的呼啸声,和四周若有若无的鬼哭狼嚎,芦苇荡内根本没有想象中敌人的惨叫。
支屈六一愣,但还是不死心,喝道:“都点起火把,照亮前路,分出一队人马,给我冲进芦苇荡,把这片芦苇点燃,我到要看看他们躲在哪里。”
听到这命令,五百亲卫私军立刻分出一队一百五十人的人马,冲向芦苇。
那队人马冲锋的很顺利,几十步奔下来,并无人阻挡,支屈六甚至产生一种错觉,难道自己对面真的没有敌人?
很快,这些骑士大多数就没入了一人多高的芦苇荡,正准备四处放火,却觉得胯下战马一顿,接着马背上的人在惯性的冲击下,直接飞了出去。
原来这芦苇荡内早就设了近百根绊马索,人马不进入是断然发现不了的,可一旦进入就必然要中招。
这些匈奴汉国的骑士就如饺子下锅一般,不断落马,坠入无尽的黑暗中。
而他们一旦落地,就会有一杆似钩子般的长枪,勾住他们的身子或者盔甲,把他们拽进更深沉的黑暗中。
凄厉的惨叫和闷声的挣扎不断响起,但只要落马就注定了命运,要么死,要么被拖走。
支屈六在芦苇外一看这种情况,气得大叫一声:“发射遇敌信号,全军射杀,不,射火箭,不分敌我,给我射”
支屈六却是决心牺牲这一百多名手下,直接在外边点燃芦苇
但四周隐藏在黑暗中的敌人怎么可能给他这种机会,本来安静若鬼蜮的四周却忽然响起一片弓弦之音,等支屈六反应过来时,身边的骑士已经被射倒一片。
支屈六这时知道已经中了敌人埋伏,心下恼怒,但他已经有了教训,知道这种情况下硬拼只能是送死,却不敢恋战,大声道:“四队殿后,其余人撤退”
说完,一拍坐骑,就要带着手下返回军营。
而这时,军营那边也已经响起了锣鼓声,原来张宾半夜出来夜观星象,却发现起了大雾,心下顿生不妙的感觉,来到营门前,一看那守门的队主一脸惶恐,而营门处又明显有大队人马出入的痕迹,一询问才知道支屈六带着自己的亲军刚刚出去。
张宾气得的一拍大腿:“支屈六这个傻蛋,要去送死么?”
虽然张宾知道支屈六是王阳的死党心腹,但毕竟大军出征,对外都是一体,所以还是第一时间叫醒了石勒。
石勒大怒,张宾却劝他不要着急,说正好借这个机会反包围来偷袭营寨的敌军。
于是石勒快速点齐人马,率大军来支援支屈六。
这边,支屈六听到自家大营处传来的喧哗,心下却是一松,正准备带着人马冲回去,可还没有奔出几步,就听得耳边炸雷般的一声猛喝:“敌将休走,鬼神在此”
这一声如霹雳一般,震得支屈六心神一荡,差点直接掉下战马。
下一刻,支屈六只看见眼前一把大枪,从黑暗中斜刺而出。
他忙举起手中大刀去挡,“沧浪”一声,黑暗中爆出一团火花,映照出一张狰狞的彩色面具。
这面具的主人正手擎大枪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