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七章,虽千万人,吾往矣(2 / 4)
海率领五千重甲步军绕到了敌军右翼。
至于祖逖带来的两万轻甲骑兵,则分成了两部,一万骑兵由祖逖带领埋伏在后路,另一万人则被韩潜带领,去了右翼,协助北宫纯。
现在,所有的人都已经厉兵秣马,高度戒备,只待场中苏良和冉瞻率领的人马发出信号,三路人马就会一起冲出,给予敌人致命的打击。
石勒和匈奴汉国大军已然进入网中,何时收网就待信号起时。
可是苏良那边却迟迟没有信号发出,王烈派探马查看数次皆是一样,得到的消息始终是苏良和冉瞻的人马已经被敌军完全包围。
王烈担忧苏良和冉瞻安危,数次想要下令冲出,却都被谢艾制止。
谢艾看着王烈血红的双眼,直言不讳道:“主公,我知你和苏校尉情深意厚,可这是战场,整个战局都会因为你的命令而改变,你要为几万将士的生命负责,而不是为一人担忧乱了方阵,更不能意气用事。”
王烈狠狠将马鞭摔在地上,心下却知道谢艾说的是实话,可是虽然已经竭力克制住了自己的情绪,但心里却始终有些焦急。
胯下的黑龙似乎也感受到了主人的焦急,不断的晃动着大脑袋,它当然想不明白为什么自己的主人今日如此焦急,但却还不冲出杀敌。
王烈无奈的抚摸着黑龙的鬃毛,心底的激烈随着黑龙脖颈上血脉的稳重挑动,也慢慢变得平缓起来。
这一场战斗,不仅仅是几个人、几十人、几百人的生死,也不是数万人的生死,而是将事关整个北地未来的走向。
若王烈能顺利战胜石勒,王烈未来必将坦荡一片,幽州、冀州、并州、豫州、青州这些土地都将连在一起,而王烈亦将趁势扫荡北地;若失败,王烈最好的结果是逃回平舒,但将被石勒死死压制在幽州,几年内都不会再有寸进,而且辛苦投资在江左各方势力才钱财也要完全打了水漂,甚至乎牵连到刘琨、祖逖和司马邺等人一起陷入困境。
而这次,王烈一直要求刘琨和代部鲜卑不要参战,就是想万一自己失败,还能给北地的汉人留一线升级,有拓跋郁律和刘琨的钳制,至少匈奴汉国数年内无法肆虐北地。
但,只凭他这样强行诱敌深入,想要全歼石勒的疯狂计划,真的能成功么?
所以,王烈今日必须击败石勒,才能一展心中抱负。
他要取带石勒纵横北地,他要入主江左,还要造船出海,更要为汉人发展工商,灌输先进文明,提前一千五百年,开创只属于华夏的大航海时代。
在欧洲还处于黑暗蒙昧的时候,在这个时空中,建立起一个属于汉家的日不落帝国。
我要,打下一片广袤的江山,占据一片广阔的海洋,王烈耳听着远处传来的阵阵撕杀,在内心中嘶吼着。
他是一个汉人,一个有着光荣血脉的汉人,他要提枪纵马,迎接属于自己的创造光辉的一战。
~~~~~~~
扬州毗陵郡京口县,码头之上,各路商家忙碌不停,而在港口处,大小船只排列如泥鳅一般,忙乱而有秩序,在港口官吏的指挥调度下,不断驶进或驶离港口。
众人一到码头,铺面而来的是一股带着鱼腥味道的清风,;令狐远厌恶的捂住了鼻子,虽然在京口生活也有十余年,可他还是不习惯这种腥风,因此平日里他其实很少到码头来,部分事务都会交给手下铺面的大掌柜处理。
不过今日的事情兹关重大,令狐远更不想被别人插手,只好忍着不快,来到这里。
但是令狐远包括他的这两个心腹都不是常来码头的人,一进入到这个喧哗嘈杂,到处是货物堆积,人头涌动的地方,瞬间就迷失了方向。
幸好有李国在前边带路,才不至于迷失方向。
很快,众人来到一个船坞旁,这里靠岸听着一艘三桅杆的大船,露出水面约三丈,长约十丈。
望着这艘随着波涛缓缓摇晃的商船,令狐远犹豫问道:“货就在船上么?”
李国回答道:“嗯,就在货仓里。”
令狐远想了想,咬了咬牙,随着李国踏上了颤巍巍的甲板,两个亲信一左一右的搀扶着他,但就算这样,他依旧双股战栗,脸色苍白,呼吸也变得急促起来。
看到他这副模样,李国暗自点头,验证了他的某些缺憾——他怕水。
几人上了船,令狐远还是一副心悸后怕的模样,而且根本不敢看四周的水波荡漾,而是手挡在额头上,跟做贼一样,步步紧跟在李国身后,进了货仓。
一进货仓,四周顿时变得昏暗起来,仿佛来到另一个世界。
因为看不到水波流淌,令狐远反而镇定下来,仔细打量眼前的货仓。
只见货仓里边堆满了一个个长条形状的包裹,整齐的罗列在一起,看样子正是蜀锦的堆放方式。
李国刚要打开身边的一个包裹,令狐远却摇摇头,有意无意的点了点中间的一包,示意要看那件货物。
李国愣了下,片刻笑道:“总管大人真是小心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