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主动出击(1 / 2)
瑶瑶喜欢热闹,认识的人也多,和杨靖一进大厅,就有不少小姐妹把她拉走了。杨靖本想问清楚她和袁琳琳约定了什么的时候,人已经找不到了。
来参加生日聚会的一大半是年轻人,有一些是袁琳琳的同学、发小,其中不少来自南云中学,杨靖看着面熟,可以前没有打过交道,也没有上赶着往那几个圈子里凑。其它的人都是三五成群或站着或坐着占据一方地盘聊得起劲儿,都不认识,他也不好愣头青往里扎。剩下都是大叔级的人物,杨靖更不会去露面了。
这时候,杨靖感觉在这个圈子里似乎自己是个多余的,这几日的春风得意一下子变得冷落,有些索然的孤独感。好在杨靖从小到大在外界不受关注,善于自我心理调节,要了一杯白兰地,找了一个靠墙的空位坐下,一边品嚐着美酒,一边观察周围的人。
经过昨晚的修炼上突破,灵魂强壮了自不必哆嗦,精神也比昔日强多了,更不在话下。唯一感觉不同的是身体的各个部件仿佛都受到了洗礼,变得与前不一样了。
就拿手中这杯白兰地来说,以前在他的鼻子中,味道和其它的就没什么区别。可今日一过鼻子,就能闻到淡淡的水果香气,抿上一口,舌蕾敏感地感受到细微酸涩的感觉,淡金色的酒液在口腔里转一圈,其味道层层叠叠、馥郁芳香、回味悠长,让他一下就分辨出这酒来自法国,应该是窖藏超过二十年以上的轩尼诗白兰地。
随着经济的发展,国外的高档果酒(葡萄酒、威士忌等)涌入中国。很多人也附庸风雅,动不动搞些洋酒装样子。可学又学不像,老外只是把饮酒当成品味,交流的道具。大多数时候,一撇酒可以喝上一晚上。国人大有把洋酒当成饮料,大有不醉不归的豪情。如此饮法,使得华夏国迅速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洋酒消费地区,真酒假酒混杂,每年销售额都在千亿元以上。
白兰地属于烧酒(烈酒)的一种,起源于法国干邑镇,又称之为干邑,是以水果为原料,发酵、蒸馏制成的酒。在法国,是以葡萄为原料酿造。巨大多数白兰地需用橡木桶储存、窖藏三年以上,待酒业成为淡淡的琥珀色,方能饮用。颜色越深,酒液越酱,口感就越好。另外,根据原材料的产地、年份、窖藏的时间也可以区分白兰地的档次。
轩尼诗号称是世界上销量最大的白兰地,拥有一百五十年的历史,原料主要来自法国四大顶级葡萄产区,拥有世界规模最大的陈年生命之水蕴藏。
一瓶轩尼诗白兰地并不算太贵,大约在700~3000RMB之间,可能把这种酒做为宴会或Party用酒,一次起码要消费几十箱,这就不是个小数字了,看来袁家还是很有钱的。
融和了黑迪莫的记忆,杨靖凭空多出无数的经历,可实际经验匮乏,这算是第一次检验印证酒文化,没想到这么顺利。
杨靖毫不客气,见侍者托着红酒路过,毫不客气地又取了一杯红酒品嚐。
每喝完一种酒,他都会换一种,如此下来,不到半小时,杨靖已经将酒会中准备的各种洋酒喝了一个遍。
好在他所在的地方偏僻,再加上没有多少熟人,没有人打扰,让他有静心研究的空间。
洋酒也是有度数的,有的甚至比白酒还要烈性。杨靖酒量很好,可是这么参杂十几种酒类,聚集多了,在胃里混杂在一起,发生化学反应,肠胃也受不了。而且洋酒的后劲儿一般都很大,不一会儿,他便感觉酒劲盈盈上头,有点晕晕乎乎。
豪都酒店四楼原来是一个俱乐部,陈设和装饰都是欧式风格,家具选的都是后古典家居风格,优雅的造型,流畅婉转的线条,贴金箔的雕花,全都透着华美豪贵之气。在大厅中央有一个大型的水池,水池之中凸起一个心形的琴台,台上摆着一台三角钢琴,此时一位长裙的少女正在弹奏理查德曼的钢琴曲。
她的琴弹得很不错,小胸脯挺鼓,人也长得很纯。杨靖认识她,是南云中学低年级的一个学妹,名叫吴诗曼。有一次杨靖翘课,路过学校后面的小树林,见她和古田二人在那里搂搂抱抱。杨靖的突然出现,吓得小女孩,捂着不大的胸脯就躲到树后去了。惊扰了古田的好事儿,古田自然不依不饶,杨靖忍无可忍第一次和古田发生口角,最后以杨靖的退让结束。
在门口靠墙的那边,摆了两排长条桌,桌上摆满了一百多种食品、饮料。杨靖远远地扫了一眼,都是小吃类和水果类居多,没有一种是他喜欢的。此时他心里正有点后悔没有吃碗面再出来。
此时来的人很多,男士全都穿着正装,彬彬有礼,显得体面而又绅士;女士穿着各式晚礼服,带着珠光玉气,显得性感而又娇艳。
酒微醺,意阑珊,正是少年轻狂时。十八九岁的年轻人又怎么会陶醉在这种束手手脚的氛围中?忽然间,柔情似水的钢琴曲一边,吴诗曼快节奏的疯狂华尔兹响起,场中气氛一下变了。几乎所有年轻人马上涌入大厅的舞池中,翩翩起舞。
杨靖没有动,虽然他知道自己“会”跳舞,可是从来没有跳过。他一边大口地喝着干邑,一边注意到男人女人的舞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