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古今格斗发展(2 / 2)
而经过多年的培育市场,这些格斗项目现今已经成为了家喻户晓的项目,牢牢占据着世界格斗领域的主流位置,并且通过各种商业开发,能从每年的联盟发展和各项赛事中获取大笔的盈利,而同时也打造了一条依附着他们的产业链,就以拳击为例,如职业拳手,拳击教练,拳赛评论员,拳台女郎等一大群角色都是依附着拳击这项事业发展出来的,这也变相的极大的扩展了拳击的影响力。
但可惜的是华国的各项传统功夫流派,在新时代的转型中并不顺利。也许是因为华国是世界上唯一的拥有未曾中断过的数千年悠久历史传承的国家,子孙后代们相对完整的继承了老祖宗们留下来的规矩章法,这使得华国人在获得雄厚底蕴的同时,在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上有所保留,老是想着和祖宗家法相比有否抵触,只会在仔细斟酌后适当的吸取一部分来调整自己,这种特质有好有坏。
好的一面就是华国文化的传承得到了保障,正是中华文化的这种强烈的独立性,传承性和包容性才能保护好自己的文化不被同化,才能使得中华文化流传了数千年未曾中断。
而不利的一面就是会因为保守派力量的顽固,导致改变常常慢人一拍,略微跟不上时代的发展节奏,应对措施也就自然又落后一步。
就华国功夫近几年的发展来看,这种落后是非常致命的。在国外的各项格斗术都通过资本的力量,拼命的赚取全球人民眼球;大力宣传,公开透明的向外传播自己的格斗技术,大力发展自身的关键时候。华国的各大功夫流派,却都还在墨守成规,继续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上低头玩自己的精英教育,‘传子不传女’,‘功法不外传’‘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等老规矩仍旧盛行。
而如此行径,自然也遭受了现实有力的回击。多年后,当华国的各大传统流派终于发现愿意来学习他们的功夫的新人越来越少时,他们终于感到了恐慌。虽然一些大门大派还能依靠深厚的底蕴来维持一定的规模,那一些小流派就已经到了危险的边缘,也许当代只有一两个传人,而下一代则更是无人接手,随时有传承消逝的可能。
对于视传承为第一的华国人来说,继承发扬光大祖宗传承下来的技艺是毕生愿望,而如果在自己手中传承中断,那就是种极大的耻辱,他们会觉得连死去后都会无颜去地下面对长辈。
所以直到这种危险的边缘,他们才幡然醒悟,想到要做出些改变。可最有利的时机已经错过,世界格斗技术的主流已经不是华国功夫。看看现在年轻一代,不说国外,就是在华国本身,那些年轻的华国小孩,他们要么就是对功夫不屑一顾,视之为粗人的玩意;要么就是热衷于学习那些貌似很潮流的国外格斗技术,诸如跆拳道,拳击之类的~
就以东海戏剧学院来说,武术会社中拳击,跆拳道,泰拳等项目占据着主流,超过半数以上的来武术会社的学生都是来加入以上这几个项目的,而形意,太极,咏春,八卦等传统华国功夫流派的吸引力就大大不如了,全部加起来也许人气还不如人家其中一项,更何况其中还有不少类似咏春分社先前那样快要因为招不满人而被学校裁撤的小流派了。
这不得不说是华国功夫的可悲,但这也的确是华国功夫所必须面对的艰难现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