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第八十五章 1亿企业债券(1 / 3)
九月对于重生者徐帆而言,有一桩天大的好事。只要经营得当,说什么大赚十亿百亿是妄想,但只要够胆量、够魄力,让他手里的资本扩大几倍还是很有可能性的。所以从五六月开始,他就一直都在计划着从哪里弄到更多的资金。
以自己名下的曙光电影公司的股权向银行抵押贷款,是他能想到的最好方法。因为曙光虽然新建,但是在香港却有不错的影响力,公司的第一部电影《逃出立方体》不仅在香港成绩不俗,还向海外高价卖出了发行权。当然,只靠这一部电影的成绩,也不足以让善于跟商业公司打交道的银行高看他们曙光,除了让岑建勋跟名牌王潘迪生联系,购买了前德宝公司的片库充实了曙光公司的有形资产外,加急赶在跟银行贷款前上映公司的第二部电影,也是为了进一步证明曙光公司的盈利能力。以争取在跟银行谈判时争取到更多的贷款。
7月份意外的认识了荣智健的长子荣明杰之后,徐帆察觉到了机会,一直很小心的在经营他跟荣明杰之间的关系。自7月15日他们初次见面之后,7月底、8月初、8月中旬,徐帆做东三次邀请荣明杰聚会,虽然他没有低价出售手上曙光股权的意思,但两人几次接触之后,彼此之间总算建立起了一些交情,已经是朋友了。
有荣明杰这位荣大少在,他若是再不会用这块敲门砖,那就妄为重活两世了。在得知中信泰富名下也有一家参股银行,即嘉华银行之后。徐帆便将自己手上的股份抵押贷款目标锁定为‘嘉华银行’。这家银行在香港资产近三十亿港币,虽只是一家中小型银行,但也满足他的要求。
徐帆认真研究过荣氏家族,作为华人世界中赫赫有名的世家,诞生于民国之初的荣氏家族大致可以分为五个部分。最出名的是内地的红色荣家,势力最弱的是海外旅美荣家分支,除此外荣家在香港、台湾跟东南亚都有分支,不是三十年代抗战时期难逃避祸的荣家子弟后代,就是新中国建立后怕被共产而逃亡香港跟台湾的。荣智健是内地一脉的荣家第四代,但是来到香港发展之后逐渐跟台湾跟香港的荣家分支联系密切,荣明杰作为他的长子,从小到大虽然一直接受良好的教育,但比起他的几位香港荣家跟台湾荣家的表哥表姐,他不但事业尚未有所发展,连手头都比较紧张。
中信泰富拥有嘉华银行百分之二十四的股份,虽然不是最大的股东,但却是第二股东。在嘉华银行董事会拥有两位执行董事,其背后的红色背景也一直都是嘉华银行各股东拉拢的对象。
正式看到了这一点,徐帆果断出手,在第二次宴请荣明杰的时候,开出了一张五十万港币的‘公关费’,并承诺事成之后还将给他等同数值的回报,请他在自己前来嘉华银行抵押公司股份换取贷款的时候陪同自己一起前来。说白了,他就是想利用中信泰富在嘉华银行的影响力,从银行获得更多的贷款。
92年的一百万港币,是一笔不小的巨款。对荣明杰的诱惑力不小,但最初他还是拒绝了。他担心这其中有问题,帮了徐帆会导致自己陷进去连累父亲荣智健受到对手攻击。后来还是经过了他的说服工作,第三次聚会不久后,这位荣大少总算点了头,才有了今天两人会一起出现在嘉华银行。
陈崇引领两人上了十七楼自己的办公室,“进来坐,喝些什么...红茶、咖啡还是果汁?”
“谢谢,纯净水就好!”
“给我一杯红茶好了!”
徐帆要了一杯纯净水,荣明杰要了一杯红茶。尽管荣明杰在嘉华银行内部毫无职位,但背后站着荣太子在,身为嘉华银行董事会主席的陈崇也要卖他几分面子,亲自帮他冲好摆在他面前。又给徐帆倒了一杯纯净水,自己也接了一杯,坐在两人身旁的沙发上。
“那么,徐生...不介意说一说你们曙光要跟我们嘉华银行有什么业务合作吧?”浅饮了一口纯净水,陈崇瞟了一眼荣明杰,发现从他脸上看不到任何东西后,失望的放下水杯,不动声色的问道。
“陈生快人快语,我也不喜欢拖泥带水。据我所知嘉华这几年业绩一直不错,所以,每年都有大量的闲余资金向企业及个人提供贷款。今天徐帆前来拜访,就是为了贷款的事情!”
陈崇右手似乎无意的轻轻晃了晃茶杯,他心里有些好奇。虽说是隔行如隔海,但做银行这行的,香港大多数行业绩优公司的情况都了解一些。曙光虽是新公司,但业绩在香港影视公司之中也能挤进前十,从截止到目前来看的半年投资回报迫近近亿。他实在想不到,这么一家公司,会需要银行贷款!当然,如果曙光真的需要,他完支持为曙光提供贷款,只是不知道他需要的数额是多大。
当下刚要开口,不想荣明杰插嘴道:“徐生的曙光公司想必如今正处于高速发展的时期,需要一些贷款也是难免的。徐生,我只是很好奇,你们曙光公司不是刚在外埠卖了一部电影,大赚一千万美元吗?怎么还需要贷款?”
这荣明杰不愧是豪门出身,果然虎父无犬子,聪明了得。他知道自己要帮助徐帆,不祭出父亲的名字是不可能的。但他又不落下把柄,只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