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玉壶春(2 / 2)
的人多了,才能更好的突出这件物品的价值,不是吗?
自从得意楼推出玉壶春后,对面的庆丰斋细细观察了很久,也戒备了很久。但是得意楼所推出的酒虽然昂贵,但每日只限定出售十壶,即便十壶也就是五十两银子,对于财大气粗的庆丰斋来说,这点银子三两桌酒菜也就挣回来了。
奇怪的是,得意楼有了这样的好点子,却并没有想出更刁钻的花样来与他们争夺生意。
高掌柜百思不得其解,如果换成是他自己,或许就会用这种酒来与自己的生意做绑定,比如说吃喝了多少银子的席面,就赠送一壶之类。
而且一日只限定出售十壶,这根本就不是做生意的办法嘛,哪有放着银子不赚的?还限量?真是不可思议。
凌惟阳在听到高掌柜的报告后,却异常的沉默不语,他若有所思的望了一眼对面,如今两家也算是势均力敌,都几乎有了稳定的客源。对方的如此做法,只是在隐晦的告诉他,愿意和平相处吗?
对方推出玉壶春,只是想表明对方也有与自己相庭抗争的本钱,不是不能,而是不愿。争个两败俱伤,对谁都没有好处。
凌惟阳将扇子在手心处敲了敲,淡声下了命令:“以后除非对方闹事,否则,不许再与对面争斗。”
七月多雨,接连着下了十来天的雨,地势较高的帝京皇城还好,将多余的雨水全部排进了护城河中。
但是京郊地势较低处,却被淹的一塌糊涂。
山洪暴发,无数民房被冲垮,田地被涝,周边县城都有不同程度的受灾,大量的百姓流离失所,无家可归。
当今皇帝忧心忡忡,命户部大开粮仓赈灾。还没等赈灾的粮食发放出去,又传来天裕皇朝的西南部有反贼作乱,必须立即派兵镇压。
但是只要一出兵,粮仓的粮食必然不够,是先救灾民好,还是先管军队好?
老皇帝每日愁得吃不下饭,让户部多出一点银两出来,户部老尚书脸红脖子粗,几乎是要拼命一般,就挤出来一句话:要钱没有,要命一条!
老皇帝没办法,只好把豫王殿下叫进宫,问问他有什么办法?
灾民大量涌进城,各个街道小巷睡满了流浪乞讨之人,更有甚者,连一向治安良好的皇城脚下,最近小偷小摸、坑蒙拐骗的事情越发的多了起来,甚至连打架斗殴、奸淫妇女的事情也时有发生。
京兆尹王大人已经哭丧着脸上了好几道折子了,如果朝廷再不拿出一道可行的办法,他就只好辞官了。
老皇帝拍着桌子大骂京兆尹王大人,却一面用眼睛看着凌惟阳。
凌惟阳摸摸鼻子,这位皇兄年纪大了他一倍不止,心眼也越发的多了起来。他一个闲散王爷,能有什么办法?
老皇帝语重心长的说道:“虽然你不姓淳于,但好歹也是淳于氏的子孙,如果家国有难,难道你就袖手旁观吗?”
凌惟阳想了想,“我可以拿出五万两银子买粮米。”
老皇帝摇摇头:“杯水车薪。”
凌惟阳隐忍:“再加五万。”
老皇帝依旧摇头:“远远不够。”
凌惟阳几乎要暴走:“皇兄,我一年的俸禄只有一万八千两。”
老皇帝笑眯眯的安抚:“一人之力,远不如一家之力,如果你能想办法劝动皇城大户们捐赠,那又何止这十数万两银子?”
凌惟阳摸摸下巴,这件事情,吃力不讨好,京城的有钱人是很多,但是有钱也只花在自己的吃喝玩乐上,要让他们掏银子募捐?摇摇头,太难。
老皇帝见他有些动摇,再添一把火:“朕也让你闲散这么多年了,从没有刻意的给你指过什么差事,难道你的舒坦日子过腻了?”
凌惟阳脸色一白,面前这个老皇帝可谓老奸巨猾,使起人来不留余地,真要是为他办差,只怕会把骨头渣子也要熬进去。
连忙站起来:“成交。”
老皇帝满意的一捋长髯,伸出两根指头。
凌惟阳不明白:“二?”
老皇帝摇摇头:“二百万两,底线。”
凌惟阳一脸的不可思议:“皇兄你是让我去抢劫吗?”
老皇帝不置可否,对旁边的太监总管说道:“摆驾螺黛宫,听说沈妃最近练了一首新歌,很不错啊。。”
凌惟阳怒视着他远去的背影,狠狠地磨牙:“老狐狸!”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