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七步三战,寸劲节力(1 / 2)
第十一章
周方和就显然是个内家高手,一手永春白鹤拳已经练到了形神俱妙的地步。只是两人话不投机,一场恶斗下来,人已经被王进打死了,现在回想起来,他也觉得颇为可惜。
要是能和这人平等交流印证一下,说不定就能让自己从中窥得几分内家拳的真谛。
不过事情到了现在,可惜也没有用,虽然不能正面好好的交流,但通过一番交手后,王进还是有了一点出乎意料之外的收获。
他虽然没学过白鹤拳,但军体拳中有几套动作却是从南派咏春拳中演化过来的。而咏春拳在某种意义上其实和白鹤拳殊途同归,有些上下传承的味道在里面,许多道理也是相通的。通过这些东西,相互印证,王进却也是能实实在在的得到一些好处的。
永春白鹤拳是南少林五祖名拳之一,在沿海一带流传极广,历代以来名家辈出。尤其是清末之后的一百多年里,这一门拳法也逐渐在东南亚一带落地开花,并逐渐随着海外华人的扩散传播到欧美几十个国家地区,高手可谓层出不穷。
虽然在名气上还比不上内家三大名拳的形意、太极和八卦,但越是能普及的东西,就越是有她存在的道理。三大拳中形意纵横来去,直打硬上,练法如枪;八卦发旋拧劲,抡砍,走横圆,打法如刀;而太极则是圆走直击,走球劲,发沾化劲,挑点如剑。说来说去就是刚柔一体。
可白鹤拳的出处却是以南派少林的拳法桩马为根基,取白鹤“震翅弹抖”的劲儿,形成上下呼应的发力法门。
所以永春白鹤拳的精髓在于发力。
因为自家身体状况的每况日下,所以王进这么多年来,一直都在寻找自救的方法,从演练朱砂掌内壮开始,事实上他对于国内各个流派的武术拳法都有各自不同的一番涉猎。虽然里面还是有很多东西都是历代拳家概不外传的,根本无从得知其中的奥秘,但好在当今社会信息大爆炸,只要有心倒也不愁找不到点儿真东西。总有一些人会因为这样或那样的原因,被名利诱惑,把老祖宗传下来的东西放在网上,哪怕这些理论并不完善,甚至只隐隐约约露出一丁点的蛛丝马迹,对于王进这样的人来说却已经是能从中看到一些真正的眉目了。
时间一长,日积月累,就算不能依法而行,但杂七杂八的理论倒也不缺。
只可惜,这几年他一直都窝在国外,碰到内家高手的机会实在太少了,间或有那么一个两个的,等闲也不会轻易和人动手切磋。何况王进这种从军队里走出来的高手,经历生死吗,磨练,身上的杀气重,一出手就忍不住全力以赴,明明是切磋印证往往到头来都要闹出人命来,一般练拳的内家高手,修心养性,不是生死大仇,哪会平白无故和他交手实战,这也是他在国外一直无缘练习内家拳的原因之一。
所以,今天和周方和这一战,对王进来说意义实在非常,周方和刚一拦住去路,他心里面便已经开始跃跃欲试了。
而结果虽然有些不如人意,没有真正起到相互切磋交流的目的,周方和还被他打死了,但经由实战中领悟到一些东西,却也叫他从前很多理论上无法融会贯通的地方,豁然一亮,都隐约有了点明朗的趋势。
这也正是生死搏杀给人带来的最大好处,像王进这样的人,本身便已经对诸多拳法中的道理有了自己独到的见解,再将其应用在实战中,相互印证,直接从拳法中的打法应用入手,得到的东西就完全是属于自己的拳法。
虽然他没练过永春白鹤拳,也没有明师在一旁指点教诲,但是凭着多年以来自己总结归纳出来的一套理论经验,再和周方和狠斗一场,在生死之间揣摩真意,事后再一回想,慢慢咀嚼,白鹤拳的一些精髓就能被他慢慢琢磨出几分来。
简单点儿说,就是心动不如行动。看人打拳和练拳,看的只是个架子,眼力再歹毒,也看不出发力的门道,但和人动手一战,亲身体会一下,就能从中感受到对方拳法里真正厉害的地方。就好比小孩子什么都不懂,办错了事情家长怎么教育也只是口头上的功夫,很难起到预想中的效果,但如果被狠狠打了一顿屁股板子,哭的惊天动地,那印象可就足够深刻了,有可能一辈子都不会忘。
如此一来,机会难得,王进一回家之后,整个人就陷入了痴迷之中,脑海中如同放电影一般将之前打斗的场面,一幕接着一幕的回想起来,一招一式的反复琢磨,不知不觉就是一整个白天。
他这人生性执拗,生平最不服输,一件事情要么不做,要么就要做到最好。要不是因为这种性格,当初他当兵之后,也不会练得疯魔,一力透支潜能,最后把自己的身子都练得“垮”了。
从这一点上看,似乎这就是他身上最大的缺点了。
但话又说回来,历史上但凡能够有大成就的人,又有哪一个不是性情中带有深刻执着的呢!不能执着于一件事情,坚持到底百折不挠的人,往往到最后都会沦为一介庸才。
不过他这种性格,给外人的第一印象从来就不会太好,类似于行事简单粗暴,为人木讷呆板,不会交际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