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内家拳的一点核心(1 / 2)

加入书签

第六十二章内家拳的一点核心

后半夜的时候,外面起风了,凌厉的寒风刮过树林发出尖锐的响声,就好像是夜枭呜呜的叫,间或又夹杂着树枝折断,冰雪坠落的声音,寂静中传的好远好远。

又是凌晨三点多钟,刚刚靠着沙发上没有休息多长时间的王进,准时的睁开来眼睛。多年以来养成的习惯,是很难改掉的,除了那一次重伤在杏林堂时,王进几乎每天早上都要进行三个小时的晨练,雷打不动。

先把药老针对他身体专门配置的药汤,从特制的保鲜箱隔层里拿出一袋,空腹喝了,王进又侧着耳朵听了一下,隔着十几米远的一面墙,里面隐隐传出彭秀玉和少妇春雨的呼吸声,很放松也很轻缓,显然是正睡得深沉。

绕着屋子走过一圈,在每一扇窗户的死角处,侧身撩开一线窗帘,往外面看了一会儿,见没什么动静,便又走回到房间的中央,前脚一踏,后脚一跟,双手顿时外撑,做了一个从上往下弧形下抛的动作。

随即,双目突然一瞪,眼光如电,右脚脚掌轻轻抬起三寸,脚跟离地就落,整个人瞬间就从一种周身放松的状态,晋入了精气神高度集中的境界,手脚齐齐往下一落,颈背立刻先收后放,明显就看到他颈背之间猛一伸缩,下一刻地面砰的一声轻响,厚厚毛毯下的地板顿时震荡如波。

连带着他浑身上下的每一寸筋骨,皮肉都随之震动起来,四肢百骸的关节噼里啪啦响成一片,炒豆子一样,一直把这股震动的劲儿传到手指尖。

这一招“金鸡抖翎”本来是形意拳十二形中鸡形的一把重拳,两手臂借周身之力,三节吞吐,骤然一抖,内震外弹,练得时候可以活动气血达于末梢,就算不用来打人,也是盘活筋骨,催动气血最好的方法之一。

尤其是像现在这种情况,凌晨三点多钟,里面彭秀玉两个女人还在睡觉,王进给人当保镖又不能像平时一样出去练拳,想怎么练就怎么练,就连热身运动都不好弄出太大的动静来。

王进虽然练形意拳只练了劈、崩、钻、炮、横的五行拳,并没有对十二形的打法有过太多的接触,但同样是一招“金鸡抖翎”,却也绝非形意拳一家独有,就如同周方和的永春白鹤,这招的发力便是典型的宗身用劲儿,又叫“白鹤振翅”,“狗宗身”。

招式虽然还有些不一样的地方,但拳理却大同小异。他之前和周方和交手,曾经用心琢磨过白鹤拳的发力手法和技巧,虽然只是个皮毛,用在实战还有些粗粝,但拿来活动活动筋骨气血,却是小事一桩。

外家拳练功,筋骨齐动,以声壮气。

内家拳练功,意在拳先,以气壮声。

虽然已经暂时离开了杏林堂,但王进练习内家拳的心思却更加炽烈难当,他回想起当时和药老第一次见面双方打得兴起连连硬拼的时候,药老以百岁高龄,一鼓作气,震得自己四肢酸麻,浑身无力,在那股力道震动之下,攻击越强,受到的反击就越强。

同样是一股刚猛的力量,但内家拳在发力的时候却是先柔后刚,随后才刚柔并济,卸一下,打一下……,突然就领悟了其中“运劲成圆”的几分奥妙。

“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同一时间,他又想起了形意五拳中相生相克的道理。

劈生钻,钻生崩,崩生炮,炮生横,横生劈,内应五脏运化,外显五行杀机,形意五拳练到了家,就是一个大循环,内家真劲渗透到五脏之间,生息相通,这才是拳术养生的道理所在。

站在原地仰头想了好半天,王进忽然把虎口撑得浑圆,周身上下似松未松,随随便便站了个夹剪歩的架子,膝盖朝前微微一顶,就借着客厅里面小夜灯的黯淡光芒打起了五行拳。劈、崩、钻、炮、横这五把拳的拳架子,此时被他信手拈来,也没有一定的路数,只随了心意,天马行空般的一遍遍打下去。

看起来也没有什么章法,也不讲究发力运劲,就像是大清早在公园里练拳健身的老头老太太一样,想到哪里打到哪里,怎么舒服就怎么打。

但是这样一种练法,却在王进打拳时,慢慢的慢慢的,越来越显现出一种特别的韵味。

一遍,两遍,三遍……直到第三十遍后,才赫然觉察整个大厅里的气流都在随着他的身形拳法不断变化。周围的空气好像都变成了流水一样,绵密细致,生生不息,明明是流动起来形成的风,却始终无法自由的逸散出去,只随着王进的拳头把他整个身体都裹了起来。

以至于,他的拳头越到后来,没打出一拳时,速度都慢的如同老牛破车一样。同样是一招劈拳,从一开始时的轻若无物,到现在却仿佛在他的手上压了几百上千斤的重物,只能一寸一寸的向下落。

“莫散乱,须安恬,温养得汞性儿圆,等待他铅花现。”

打着打着,王进心思一动,突然在脑海里闪过这么一句话来。

这本来是武当祖师张三丰所著《蛰龙吟》中的一句,讲述动静,铅汞,是道家修炼内丹术中的道理。但却被药老拿来给王进解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