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3章 好兆头(1 / 2)
冯晶在北岗待了两三天,除了第一天带她一起去给刘萍烧了个头七,剩下的时间刘驽马陪她好好地在当地转了转,享受了一下难得的二人时光。讀蕶蕶尐說網北岗这地方在古代时是边塞苦寒之地,起到连接中原和北疆少数民族的作用,到了明清年间,更是成了边塞重镇,古迹众多,风景独特,和婉约唯美的临江比起来,这边更多了几分硬朗大气,让冯晶赞不绝口。
送走了冯晶,刘驽马又投入到紧张的工作当中去。经过北钢董事会和党代会的多次讨论表决,决定在新建的十六宿舍内建一座职工楼,用来安置那些没有固定住所的北钢职工。职工楼的产权归北钢所有,那些职工只有居住权,不过工龄达到二十年以上的职工,厂里会将房屋产权移交给他们,奖励他们为北钢做出的贡献。
此决定一出,自然是皆大欢喜,北钢普通职工感受到厂里对自己的重视,之前的不满情绪一下一扫而空,尤其是那些工龄够二十年的老职工,更是激动的老泪纵横,直说厂里的领导好,政府的政策好,决定下发的当天,北钢各个小区内都满是喜庆地鞭炮声,比过年都要热闹。
另外一边,一辆黑色的轿车在噼里啪啦的鞭炮声重驶进北钢宾馆大院,从车里下来两个人,下车之后先有些疑惑地四下看看,显得有些搞不清状况,接着才一起走进宾馆,朝楼上走去。
刘驽马正坐在房间喝茶,听到门外的敲门声,起身走到门前,开门将二人迎了进来。这两人是北岗下辖的武双县县委副书记韩明贵和县农业局局长宋晓珊,韩明贵三十五六岁年纪,个子高挑消瘦,宋晓珊是个女干部,三十出头的样子,戴着眼镜,虽然说不上漂亮,却也沾着几分斯文秀气。两人都是第一次见到刘驽马,虽然早就听说这位副市长非常年轻,可见到本人之后,还是显得有些准备不足,惊讶的目光不停地在他脸上转来转去。
将二人迎进门,刘驽马让张远送上两杯热茶,韩明贵起身将茶接过,放在桌上,这才转头看了看窗外,问道:“刘市长,这边有什么好事发生吗?怎么一路上都是锣鼓喧天,鞭炮齐鸣的?”
“白云的月子2在这儿办签售会呢。”刘驽马笑着开了个玩笑,韩明贵和宋晓珊同时一愣,接着就都笑了起来,因为初次见面而有些紧张的气氛就被这个小小的玩笑给冲淡了许多。
“好了,不开玩笑了。”见两人脸上的紧张和局促少了许多,刘驽马笑着摆摆手,朝韩明贵问道:“你们今天专程来找我,有什么事情吗?”
“有,有的。”韩明贵忙开口道:“是这样,刘市长,我们县里准备办个秋收祭,想请您去一同参加。”
“秋收祭?”刘驽马哦了一声,开口道:“这倒是新奇,咱们这边好像不兴搞这个吧,怎么想起来要搞呢?”
农业局局长宋晓珊忙开口解释道:“我给刘市长解释一下,今年咱们北岗不是遇到了几十年难得一见的大旱天气吗?如果不是您和顾市长亲自出面让那些水电站开闸放水,广大农户的地里肯定颗粒无收。这些日子县里的秋收工作基本完成,大伙儿就商量着办个秋收祭。其实这个传统自古就有的,为的是祈求上天保佑来年风调雨顺,粮食丰收,如今人们也不信那一套了,就不太搞了。”
韩明贵接过话头,继续道:“不过今年是个例外,以前人们都是祈求上天风调雨顺,如今就算天公不作美,有您这样的好干部在,咱们农户一样不用靠天吃饭。这次县里准备牵头搞个秋收祭,啥秋收祭啊,就是几个县委办的大学生搞的噱头,说白了就是大型庙会,请了戏班子,整点儿小吃地摊儿,热闹上几天。您能抽出时间来看看吗?”
刘驽马笑了,点头道:“这是好事啊?什么时候办,我一定到。”
韩明贵和宋晓珊对视一眼,都显得很开心。韩明贵笑着道:“下个星期天开始,办一个礼拜。刘市长,那我们就不打扰您的工作,先回去准备了。”两人专程从县里跑来,就是怕刘驽马找理由推脱不去,准备了一大堆的说辞,没想到对方竟然一口答应下来,倒让他们有些始料未及。
送走了欢天喜地地两位武双县地干部,刘驽马站在门前点上一根烟,心里有些振奋。毫无疑问,这次武双县的干部请自己过去,说是参加秋收祭,事实上却是在接着这个机会试着跟自己接触。虽说只是接触,可也说明之前自己在北岗做的一切都收到了些成效,在下面的干部眼里,自己这边应该也算是北岗大大小小地码头其中之一了吧,虽然这个码头目前还很小,远比不上赵海山、顾方槐等人,可总算是有了一号,不像刚来的时候,这副市长当的连一个实权局长都有所不如。
打开电视看了看,正在播出的新闻里说韩江雪的新专辑销量和主打曲的下载量突破新高,在亚洲各国也引起强烈反响,目前韩江雪已经结束在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的宣传工作,返回国内,据她的经纪人说,韩江雪短期内没有继续创作歌曲和拍摄电影的打算,准备好好休息一段时间,缓解一下这些日子以来的疲劳。
刘驽马没想到无聊看看电视竟然看到了这个好消息,笑呵呵地掏出手机,给韩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