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8章 闹剧(六)(2 / 2)
二天天还没亮,小院外又驶来一大一小两辆卡车,一辆车里是拿着唢呐和一些传统乐器的送葬班子,另外一辆车里则是一口乌沉沉的寿棺,这口棺材是刘驽马在县城最大的寿材店买来的,不光取材讲究,外形也非常硕大,十分气派。他初来杨家的时候就发现了,灵堂里摆的那口棺材是一口有些狭窄的薄皮棺材,想必是因为杨家老两口囊中羞涩所致,对死者来说,实在是有些寒酸,所以他到了县里之后,专程买了口新棺运来过来,既然决定要将杨父风光大葬,那自然是每一个细节都要注意到。
送葬的唢呐队一来,就在灵堂里滴滴答答的吹奏起来,村里各家的灯光渐渐亮起,不断有好奇者走出家门,来杨家看热闹,见到那口棺材,都咋舌不已,有个村里的木匠懂行,吐沫横飞的跟人们吹嘘,说光这一口棺材,至少也得上万块,甚至还要更多,大伙儿就更是惊讶,连称老杨家有福气,儿子出了事,还有贵人扶助,老杨头泉下有知,也能瞑目了。
天光大亮之后,又驶来几辆小车,停在院子门口之后,下来十几个或威严或亲切的中年人,簇拥在一个年轻人的身边,朝院子里一起走去。一干看热闹的村民里有见识广的,认出那十几个人基本上都是县里和乡里的领导,周围村民听了无不骇然,这些乡里和县里的领导的平日里都是难得一见的大人物,怎么会突然出现在杨家的小院当中,看这样子,难不成都是来参加杨家老爷子葬礼的?
震惊之余,大伙儿很快注意到了被一群大领导簇拥在中间的那个年轻人,有人认出他就是杨家老两口经常挂在嘴边的那个“小马”,众人就又是一阵大惊小怪,见他被几个县里的头头脑脑围在当中,依然面不改色,谈笑如常,就暗自猜测此人来头不小。
有八卦心较强的村民,就开始向旁人打听此人的来历,可问来问去,却是毫无收获。这也难怪,杨明死后,刘驽马虽然也来过这边几次,可基本上都是当天来,当天走,除了杨家父母之外,很少与其他人接触,再加上杨明死后,村里人觉得杨家晦气,连上门串门的人都少了,自然就更不清楚他的底细。
可就算摸不清他的底细,看到面前这场景,大伙儿就都知道这个年轻人来历非凡,恐怕比当初的杨明还要有本事,有些妒忌心强的,就满是酸气的说杨家有福气,肯定是祖坟上冒青烟,这才有贵人相助,有些心思活泛的,就准备跟杨母打好关系,今后多多走动,要是能给子女在乡里县里某个一官半职自然是好,如果能让杨母帮着介绍介绍,给家里未出阁的侄女外甥女啥的攀上这门亲事,就更是母鸡变凤凰,反正看这小马年纪轻轻,想来应该是还未成婚才是。
这些人都是理论派,两个实干派村支书和治保主任早就跟在了县乡领导的屁股后面,一副随时等待吩咐的架势,杨家的那些亲戚全都被工作人员轰到了院子里,却无人敢有一点儿意见。看着坐在那房间中的众位领导,听着书记、县长的称呼此起彼伏,这些人全都傻了眼,本来以为杨明死了之后,这家肯定是再无翻身之日,正因为如此,他们才会肆无忌惮的去榨取这个家那最后一点的剩余价值,因为他们知道,已经没有人再会为杨家二老出头了。一
一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