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二章 虚伪的和谐(2 / 2)
帜,竟然支持起了县长毛长海,让所有人都有些始料未及。
如此一来,县常委一下子从一家独大,变成了三国演义,杨鸣拥有组织部长王英坤、宣传部长孙占奇、委办主任周海,以及常务副书冇记谢广龙支持,一人独占五票,接近半数,相当于三国时期的曹操;刘驽马有政法委书冇记兼公冇安局长林作栋和人武部长钱博达支持,再加上不管在市里,还是在县里,以及下面乡镇,都有不错的口碑,与三国时期的孙权相当;县长毛长海虽然贵为一县之长,可只有常务副县长姚坤一个死忠,如同势力最弱的刘备。
刘驽马和毛长海两人加起来的常委人数,才和杨鸣一人相当,所以毛长海也只能“联吴抗曹。”因为双方各有五票,所以常委会就形成一种很奇怪的局面,拥有最后决定权的,反倒成了纪委书冇记聂常胜这个旗帜不鲜明的常委,聂常胜支持谁,谁就赢,聂常胜弃权,不管是县长还是县委书冇记都玩儿不转。
从表面上看,聂常胜不偏不倚,在常委会上有时支持杨鸣,有时支持毛长海,偶尔还弃权几次。可事实上,如果把这些会议记录拿出来就会发现,在最重要的议题上,比如人事调动,财政拨款等等,聂常胜通常都是弃权,一般重要的议题,他支持的是毛长海,只有那种无关痛痒的议题上,他才会支持杨鸣。
如此看来,聂常胜的内心还是倾向于毛长海那边多一点,杨鸣看在眼里,恨在心中。可恨归恨,却不光没办法对付他,还要想办法笼络人心,毕竟现在聂常胜还没有完全倒向毛长海,如果逼急了,把他逼到对方那里去,那不就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了吗?
除了这两个人的明争暗斗之外,刘驽马这个常务副县长最冇近的表现也比较抢眼。以前的常委会,他虽然也会时不时发出自己的声音,可在一些重要议题上,总会从杨鸣或毛长海里面挑一个支持,而在最近几次的常委会上,他却开始发出了真正属于自己的声音。
比如说历年来,各乡镇提交需要县财政支持的扶贫项目,虽然大多都是劳民伤财,没什么实效的东西,可按照一般惯例,在常委会上走个过场之后都会顺利通过。这种“惯例。”今年却受到了刘驽马的狙击,经过和毛长海以及聂常胜的沟通,他在常委会上发出了反对这种不合理“惯例”的声音,在他的据理力争之下,所有不合理、画蛇添足的项目都被打了回去。
下面一些党政一把手虽然不满,却又无可奈何,人家是常务副县长,既不是县长,又不是县委书冇记,有不满又能怎么样。一群人只好去找杨鸣诉苦,杨鸣正因为这事儿郁闷呢,见了他们也没了好声气,一顿臭骂之后,告诉他们爱找谁找谁去,别烦我。
无奈之下,杨鸣只好采取一些非常规办法遏制毛长海以及刘驽马,首先他把公派学习的机会给了副县长姚坤,把他支到了省委党校,去参加今年的全省优秀县处级干部进修班,争取到了半年的优势期。失去了姚坤之后,双方的天平终于出现了不平衡,在这段优势期中,除了频频向纪委书冇记聂常胜递出橄榄枝之外,杨鸣还利用一把手的权利,借着双城县少数民族出现的一些问题,大幅提高了双城县统战部的重要地位,统战部长于善忠的行政级别也从科级提高到了副处级,并借姚坤不在双城,常委少一人的机会顺理成章的将其纳入到常委之中。
在杨鸣这一连串的手段之后,常委又恢复了宁静,毛长海和刘驽马也开始安分起来。二人知道,杨鸣毕竟是县委书冇记,这个一把手可不是白叫的,而且在双城也算是经营了一些日子,根本不可能被他们架空。
不过他们的目的也算达到了,只要今后的常委会不是杨鸣的一言堂,可以听取大伙儿的意见,真正做到明主和谐,也就够了,斗争得看环境,就目前的环境看,再都下去就成了两败俱伤,对谁都没有好处。
于是乎,常委会又成了原来的模样,杨书冇记定下基调,毛县长唱两句反调,刘县长在中间活活稀泥,最后决议再一项项通过,不过,这份平静到底能维持多久,就不得而知了
(未完待续)本文字由启航更新组提供。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创世中文网阅读,给作品投推荐票月票。您给予的支持,是我继续创作的最大动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