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5章 难题(2 / 3)
山里和偏僻地区的村民迁出山外。除此之外,还要加大教育、医疗卫生以及文化民生的投入,以乡镇乃至大一些的行政村为单位修建学校、社区医院以及幼儿园等基础设施,修建养老院、福利院以及文化活动室,丰富农村的文化生活。双城在这些方面的整体水平都极为落后,函待改善。
除了民生建设之外,双城港、连接双城到文城的高速公路、铁路,这些关乎双城发展的张瑶项目也会陆续展开建设,还有县城道路以及城区改造工作,可以说处处都是用钱的地方,未来几年就算有国家、省里、市里的财政扶持,再加上贷款,财政预算怕也是捉襟见肘,刘驽马整天考虑的是如何把每一分钱都用在刀刃上,连县委、县政府以及一些县直属局都不准备翻修,更别说乡里了。
可如何才能说服这些乡镇党政一把手们呢?看着桌上一字排开的申请材料,刘驽马有些头疼。他不是刘海江,对付下面的干部只需要一个电话,也不是杨鸣,为了获得下面的拥簇可以放弃自己的原则。他需要的是沟通,让下面的干部知道他对未来的规划,获得他们的认可和支持。
可想要做到这一点……刘驽马仰头靠在椅子上,用手捏了捏没心,又谈何容易啊。
下午两点半,纪委书记聂常胜敲门走了进来,刘驽马赶忙起身笑着应了上去,两人坐在沙发上寒暄几句,聂常胜才打开随身的公文包,取出几分卷宗来,轻叹一声道:“刘县长,这是几个违纪乡镇以及县直机关干部的基本情况,你看一下。”
刘驽马没急着打开卷宗,接过随手放在一旁,笑着朝聂常胜问:“聂书记,这个年过的怎么样?我听毛书记说,你的老胃病又犯了,要注意身体啊。”
聂常胜微笑着道:“谢谢县长关心,我这胃病是老毛病了,想根治很难,我跟它的较量和反腐工作差不多,是个长期艰巨的斗争。”
刘驽马被他这个形象的比喻逗乐了,抚掌笑道:“聂书记,身体是革命的本钱,你可不能光顾着工作,把身体搞垮了,否则的话,嫂子知道了是要请我喝茶的。”
聂常胜边摇头便呵呵笑了两声:“没办法,刘县长你也知道,有懈怠的猫,家里自然会鼠患泛滥,我们纪委的反腐工作必须长期、高效、坚决的执行下去,容不得一丝懈怠,只有这样,像杨鸣和王英坤那样的蛀虫才不会再次出现。”
刘驽马端起茶杯,灌了一大口茶水,赞同道:“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聂书记任重而道远啊,你放心,我和毛书记都会全力支持你的工作,在工作或者生活上有任何困难,你都可以向我们提出来。”
聂常胜笑着表示了感谢,见刘驽马并没有翻看卷宗的意思,便起身告辞。
刘驽马把他送到门口,目送他离开之后,这才转身走回房间,拿起卷宗回到办公桌后坐下,点上一根烟,仔细阅读起来。足足花了半个小时,他才将这些卷宗阅读完毕,打开办工作最下面的一个抽屉,将其放了进去。
他忽然想起了小时候的一件事,记得那时候他才刚刚上小学,央视每天晚上八点多的时候会放一集三国演义,其中一集给他留下的印象直到现在依然深刻。
记得那时官渡之战结束,曹操在袁绍大营之中搜出许多帐下谋士武将与袁绍往来的书信,见到这些书信,曹操并没有暴跳如雷,而是随便看了看,然后就当众将其焚毁了。当时的刘驽马非常不理解曹操的做法,甚至觉得他有些懦弱,可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想法却在一点点改变,等他真正懂事之后,才明白,正因为曹操那样做了,所以他才是曹操,三国历史上的第一人。
现在的情况又和当初何其相似,杨鸣虽然倒下去了,可政府和党委两边还有无数他提拔起来的干部,就是下面的乡镇当中,当初唯他马首是瞻,替他摇旗呐喊的也大有人在。现在,杨鸣身败名裂,虽然他跟毛长海反复声明,会既往不咎,可下面的人却仍是人心惶惶,有些人虽然想靠过来,可却怕他们秋后算账,所以依然摇摆不定。这些人里面,有机关干部,有乡镇领导,他们这种“心里没底”的状态,自然不可能将精力完全投入到工作当中。
方才聂常胜交给他的那份卷宗,本意是希望他能借纪委的手,完成双城干部的整合。可刘驽马心里却非常清楚,文城市委书记刘良轩因为干爸的关系,对他并没有多少好感,而且先有刘海江,后有杨鸣,短短几年时间,双城党政一把手都换了人,不管是市里还是省里,现在要的都是“稳定”,当初杨鸣将刘海江赶下台之后之所以会大规模的进行人事调整,是因为方书记的全力支持,而自己和毛长海则没有这个条件,在这个时候再大规模的调换干部,实在不是明智的选择。
更何况,就算想进行调换,可不管他还是毛长海,在双城都没有什么根基,对下面的干部也不是很了解,如果为了换干部而换干部,最终将一些能力和品行都一般的人放在重要位置上,那纯粹是拿自己的政治生命开玩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