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进退(1 / 2)
再说嫣然。她午后离开松龄堂回到撷秋馆,翻来覆有小半个时辰了,还是难以入眠,只好微微眯眼歇息了片刻,便匆匆唤齐妈妈:“快叫远黛服侍我梳洗了,咱们好去母亲那里。”
齐妈妈欲言又止——方才趁着嫣然小憩,她又亲自跑了趟三太太那边,那两个看门的婆子竟然将嘴闭得严严的,一副很怕说走嘴的架势;如今自家姑娘张罗再去,若还是这状况,岂不得在三太太院门口闹将起来?
这对自家姑娘可没什么好处!
“妈妈犹豫什么?”嫣然微微有些不满:“若是有话您尽管说就是了。”
齐妈妈最最见不得嫣然恼怒,也就豁出去了,沉声将方才的事儿讲了讲。嫣然听罢,小眉头皱得紧紧的,却死活想不出这是出了什么事,难免又一次想到自己身上。
母亲过去待她可不是这样儿的,就算是有气,这么多天也该消了啊?!莫不是原来的嫣然并不是她这种性格,她哪里做得不对头叫人瞧出来了?
可齐妈妈是她才下生就服侍她的,若说真是看出不对来,也该是齐妈妈先觉察啊!
“妈妈可觉得我这些日子有什么做得不够好么?”嫣然小心的试探起来。
齐妈妈先是摇了摇头,随即又有些难以启齿的样子,见得嫣然又有些不快,她便鼓足勇气道:“若说姑娘真有做得不对的地方,就是那日晚上……不该推搡三太太。”
嫣然翻了个白眼儿。她何尝不知道这事儿是她做得不对,可事已至此,旧事重提又有什么意义,她若不是为了弥补一二,也不会这么着急要见母亲了。
“别的呢?我这些天是不是还有别的失礼地方?”嫣然继续问道。
陶姐儿被老夫人接到了松龄堂,她是心中不忿,可她昨日也送了礼,中午的暖居宴席也去了……她也没做太出格儿的事啊。
“姑娘向来就是个要强的性子,若硬生生叫姑娘改呢,这要强又不是什么坏事儿,改成了陶姐儿那般胆小不爱言语反而不美。”齐妈妈低声道。
齐妈妈可不想叫撷秋馆变成第二个绘春园——便观这整个苏府,哪个主子不是要强的更吃得开,连带着下人的腰杆儿也更硬些;陶姐儿人小,性子又软糯,那杨妈妈也像她那主子一样,日日贴着墙根儿走路,说话也不敢大声,哪里是人过的日子。
嫣然轻轻点头。
她可是二十一世纪的新女性,何尝不比齐妈妈更懂那个道理。没穿来这个大晟朝之前,她再怎么拼死累活也没能过上向往的日子,最终还落得惨死街头,这一世好不容易混了个好出身,怎么能将唾手可得的富贵荣华拱手让人!
生命不息,自强不止,永远都是她人生的座右铭!
“妈妈叫远黛进来吧。”嫣然吩咐道:“既然是我的过错才导致母亲小产,等我收拾好了,就去母亲院门前下跪请罪去,母亲不宽恕我、我就不起来。”
要强也得分怎么要。在姐妹们跟前自是要压她们一头,以免叫哪个死丫头越过她去,可母亲那里……不一样——在这种深宅大院里,再好的出身没人抬举也是白搭,母亲原来待她多好啊,她可不能失去这座大靠山。
齐妈妈额沁冷汗。这大寒冬腊月的,上三太太院门口跪着去?就算陶姐儿饱受冷待责罚,也没吃过这种苦啊,自家姑娘哪里受得了这个,这可是要做下病根儿的。
“今儿先找两个小棉垫绑在膝盖上御寒,等回头叫针线上给我做两对皮护膝就是了。”嫣然不以为然的笑道。
对有用之人卑躬屈膝算什么,前世的她做的还少么。
当年若不是她算漏了一样,以为那个他的原配是个不吭不响的泥菩萨,她不但不会横死,现在也早坐在他的新夫人交椅上了吧?!
何况母亲哪里会叫她跪个没完,只要守门的婆子将话禀报进去,母亲恐怕第一个就得心疼了……
嫣然这么想着,心中不免有处柔软微微泛疼。母亲待她多好啊,就冲这个,跪下给母亲赔个不是算得了什么,更何况她的前程就握在母亲手里。
齐妈妈恍然大悟。可不是怎么着,三太太怎么会叫自家姑娘一跪不起,自家姑娘这是以进为退呢,真是聪明!
虽是这么想了,走在去三太太的小院路上,齐妈妈还是很担心嫣然腿上的棉垫够不够厚,绑得够不够结实,一路上躬身摸了几次,叹了无数的气。
“妈妈快好好走路吧,小心闪了腰。”嫣然无奈的笑唤齐妈妈。
齐妈妈也疼她,最近几年没少给她讲这大宅子里的相处之道。她本就不是个土生土长的古代女子,要不是齐妈妈,恐怕早就漏了馅儿。
……在松龄堂用罢晚膳,老太爷到底没留在松龄堂过夜,只在西次间里喝了几盏茶,便带着苏皓回了外院大书房,说是父子俩有要事相谈。
老夫人不但没有失望,还很是乐得见这父子俩如此相处——若她再年轻十几岁,少不得留老太爷一留,如今她老了,还争那个做什么?
她之所以接了陶姐儿住在松龄堂,也不过是想叫老太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