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道歉(1 / 2)
十几天后,陶然也就收到了于氏差人从绥中送回来的礼物与信件。
陶然看也没看那些礼物一眼,便将东西全盘交给杨妈妈,叫杨妈妈拿到内室锁起来;等杨妈妈进了内室,她便打开信封,颇有些忐忑的掏出信瓤——母亲走了一年了,这还是头一次特地给她写信来,也不知里头都写了些什么?
待得展开信纸一瞧,不过是看了两行字,陶然就是一愣。这信不是母亲的字迹,也不像母亲的口吻,倒像是爹爹代笔的?
她就说么,母亲怎么会放下过去所有的成见,这么亲昵的称呼她说:陶姐儿我儿?
不过将信翻看到第二页,陶然还是又一次愣住了。这第二页是爹爹跟她说话儿的口吻,爹爹告诉她说,母亲犹犹豫豫的想给她赔个不是,说是过去不该那般冷落她,到底抹不开面子,爹爹才替母亲代了笔。
“既是你娘醒悟了,陶姐儿便给你娘回一封信,给她个台阶下吧?爹爹也觉得你娘过去待你是有些过了,可如今你们母女二人有机会弥补嫌隙,何乐不为呢?爹爹再疼你,到底代替不了娘亲……亲母女终归是亲母女啊。”
陶然生怕是自己眼花,又将信从头到尾看了一遍,看着看着就有两滴泪珠从眼角缓缓渗出。
她也不知道她在上一世里盼着这一天盼了多久了,如今这才算是终于盼到了?
其实平心而论,她苏陶然最是个喜欢记仇的,哪怕对方是自己亲亲的生母,她也不想轻易原谅,谁叫她曾经丢过一次命;她甚至还曾想过,若是外人待她不好也就罢了,偏偏是自己的生母将自己看成眼中钉,这愈发的令她无法接受,也无法谅解。
可如今母亲突然就软下声气给她赔起不是来,她怎么还是有些软了心肠?她不是早就说,这一世有祖母和爹爹的疼爱已经足够了么?
“姑娘怎么哭了?”杨妈妈出了内室,就见陶然坐在临窗大炕上抹泪,慌忙上前询问缘故。
陶然抬起脸来,眼角已经被她用帕子擦得通红,说起话来也带着湿漉漉的味道:“是母亲……母亲求父亲替她写了道歉信来,说、说是母亲过去冷落我太不应该……”
杨妈妈骤然就觉得鼻子一酸,眼窝也跟着热起来,险险就陪着陶然一起流起眼泪。可转念一想又有些生疑,也就到底将眼角的泪意忍住了。
三太太进了苏家门有年头了,她何尝不知道三太太是个什么样的人,如今说得好听是叫三老爷替她写了信回来,实际上在三太太心里,到底甘心不甘心还说不准呢!
可是这些话又如何跟姑娘讲呢?三太太好不容易松动了,不论是真是假吧,好歹也是帮着姑娘粉饰太平的好机会,她怎么能叫姑娘放弃呢,只要三太太在往后的日子里面上说得过去,姑娘的日子也会好过不少不是么?
要知道姑娘都快八岁了,定亲、及笄、出阁,这都是一转眼的事儿,有亲娘疼爱和没有亲娘疼爱可是相差甚远的,说句不夸张的话,说是天壤之别也不为过呢。
“这可真是件好事儿!”杨妈妈压住纷乱的心思,轻抚陶然的发顶:“妈妈早就说,我们六姑娘最是个招人疼的,既乖巧又聪慧,谁忍心不稀罕我们六姑娘呢。”
陶然埋头苦笑。今生她或许能跟乖巧聪慧沾点边儿?上一世她却像个从庙里捡回来的木娃娃、丝毫没有生气呢,也怪不得母亲不喜欢她!
“你说那婆子将大半东西都送去了松龄堂,送来绘春园的只是一点点?”嫣然满面惊疑的问远黛:“你确定你都看清楚了么?”
她如今可是什么都没有了,连一点张扬一点骄傲都没有了,活得要多隐忍就有多隐忍,她只剩下母亲了,陶姐儿还要从她手中夺走?
远黛慌忙将手指竖在唇间,提醒自家姑娘莫太高声。这绘春园里如今有大半都是老夫人的人,万一一个不小心叫人将姑娘的话听了去,姑娘之前大半年的忍让和柔顺岂不是成了白做工夫。
嫣然恼怒非常。这过的叫什么日子啊,在自己的院子里都不能高声讲话了?她不过是问问母亲派人来的事儿,这也要背着人,还有什么事儿是不用背人的?
不过她终究知道远黛是为了她好,也就压低了嗓门将方才的话又问了一遍,待听得远黛回答她确实是,她的面色顿时就如同开了染坊,不过这半年多她已经历练得很好了,难看的颜色转瞬也就消失不见:“那你替我问过那个婆子没有,送到松龄堂的东西是孝顺祖母的,还是也有陶姐儿的?”
母亲去年临去东北前,便私下告诉过她,母亲当年带进苏家做陪嫁的产业都有哪些,又安抚她说,将来这些产业大半都会给她这个嫡长女做陪嫁。
在那之前,她总以为自己既然有幸做了苏府的姑娘,也就不用再像前世那样渴望金钱给她带来的物质享受,更不用再怕兜里的钱不够用;可听罢母亲的话,她突然就觉得自己见识浅薄了——原来母亲名下随随便便一个田庄就堪比二十一世纪的庄园了?
从那时起,嫣然一直就觉得母亲的陪嫁已经在无形间写上她的名字了;可现如今听得远黛带回来的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