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 月夜偷窥(1 / 2)

加入书签

安养院西边半里处,有一座小沙丘,附近种了十余棵柳树。每到黄昏时分,总有许多孩童在那里玩耍。

宋朝时的玩具不多,众孩童聚在一起,最大的乐趣便是爬树;爬到树顶之后,再跳入沙堆里。郭三仔细观察了几天,发现爬树最快的是范去胡,而且他能爬到树梢去。有时郭三在想,或许范去胡是一只猴子,却和她一样,寄藏在人的身体里?

王淡也会爬树,但他只爬到一半,便不敢继续爬了。在郭三看来,王淡并非胆小,而是谨慎。

陆单也爬树,不过技术欠佳,经常挂破衣服,也经常挨王大娘的训斥;可她仍然坚持爬树,因为她觉得,女孩子只要学会爬树,就没人敢欺侮。

郭三受了影响,也跟着练习爬树,但她并非害怕受欺侮,而是为了和陆单一起玩耍。

花九九的胆子最小,不仅不敢爬树,还总喜欢在树下叫嚷,又说:“郭三,你别和陆单学,她爬树可厉害呢。”每当此时,郭三总觉得花九九可爱之极。

这一日正是四月初五。下午时分,郭三独自待在学堂内,默写了一会儿初中数学,突然觉得一阵心烦,寻思:“其它孩子都出去玩耍,我却在这里瞎忙活,丝毫不像八岁孩子应有的样子。。。。。。”发了一阵呆,终究还是继续坐在桌前,又想:“写数学烦闷时,我就改写物理或化学!”提笔蘸饱了墨,正欲再写一页,忽听有人叫道:“郭三,去玩吧!”抬眼一看,只见陆单和花九九站在门口,正在那里招手呢。

郭三既累且烦,早就想出去散心,如今听到陆单召唤,忙应道:”好,一起去玩!”匆匆收拾了笔墨,又将写好的纸张妥为收藏,随后跟着两位女孩出了屋门。

这时王大娘正在院内晾衣服,看到三位孩子外出,千叮万嘱道:“别再爬树了。衣服挂破事小,摔下来可了不得!”陆单头也不回地应道:“您放心,我们不会摔下来的。”郭三听到两人的对话,不禁想起了幼时情景,她每次外出时,妈妈总会这样吩咐,她也总会漫不经心地回答“您放心,没事!”

三人沿路一阵小跑,直奔那片沙丘。和往常一样,最会爬树的依然是范去胡和陆单。那些有父有母的孩子们,要么不敢爬树,要么害怕挂破衣服,要么担心受到父母责骂,只好站在低矮的树叉上,双脚轻轻一蹦,跳入树下的沙堆里。每当这时,总有年轻的母亲在旁大喊:“别爬树了!去玩泥吧!”

玩泥也是一大乐趣。其实郭三更喜欢玩泥,但陆单经常爬树,花九九又总陪着陆单,郭三不愿独自玩耍,也努力试着让自己喜欢爬树。

这一次,陆单又爬到树杆上,向北方眺望了片刻,突然招手道:“郭三,快上来!我看到夏姐姐的家了!”

夏姐姐,自然就是夏聆琴了。郭三道:“这有甚么稀罕?爬在树梢上,还能看到安养院呢。”陆单道:“这次不一样,夏姐姐换了一件衣服!绿竹姐也换衣服了!”

听到新衣服,郭三忍不住好奇,也跟着爬上树杆,果然看到里许之外有一座小院落,门口站了两位少女,均穿着红色长衫。其中一人头戴斗笠,遮了一块紫色的面纱,正是夏聆琴。

郭三紧抓着树枝,眺望西北天际,但见残阳如血,晚霞似火,几缕阳光透过云隙,照向远处那座小院,将屋顶、院墙,映出一片金黄色。两位少女站在院门口,红色衣裙在夕阳的照耀下,更显艳丽夺目。郭三怔怔地瞧着那如画的景致,寻思:“人常说‘美若天仙’,我虽然看不清她们的容貌,为何仍觉得她们像仙女呢?”

范去胡溜下树杆,笑道:“看人家做甚?有本事自己赶快长大。”陆单白了他一眼,斥道:“去胡,你就是长大了,也没法穿漂亮衣服!”郭三笑道:“他当然可以穿得漂亮些,不过如此一来,他就是个。。。。。。”话及此处,忽又觉得不该对小孩子开这种玩笑,忙闭口不言,心想:“我也是个小孩子,可不能胡说八道!”

不知不觉间,天色已晚。众孩童陆续离开。郭三目送太阳缓缓落下,突然想起了一句诗“久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常言道“触景生情”,其实应当是“景因情生”。人的心境不同,看到的景色也各异。这几日间,郭三过得甚是充实,即使目睹夕阳斜下,也丝毫未有“只是近黄昏”之感,反而觉得再过一晚,又能看到朝阳了。

陆单飞快地溜下了树。郭三正要下树,忽然觉得脚下一紧,低头看时,脚丫被卡在树叉中了。范去胡和王淡赶忙上树,拉开了树叉。王淡伸出右手,握住郭三的小脚丫,使劲往外一拽,谁知用力过大,郭三竟然向后倒去,范去胡迅速伸出左手,将她拦腰抱住。

郭三胸中砰砰乱跳,她被这两个小男孩又是摸脚,又是抱腰,竟然生出一种异样的感觉,这在以往从未有过。她七、八岁时,偶尔也和男孩子勾肩搭背,却丝毫不会脸红心跳;十八岁之后,他抱起八、九岁的男孩,更是将其当作弟弟一般看待,绝不会生出其它想法;纵是吴学究那等英俊男子,握着她的小手教写毛笔字,也不会让她有何别念。此时郭三竟然有些害羞,心想:“真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