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怪丫头(1 / 2)

加入书签

元娘的声音传过来,福宝顿时松了一口气,想赶紧扭头过去,又不敢坏了规矩,只好原地不动,继续做低眉顺目状。

这么一句话的功夫,元娘已经从外面走了进来,手里端着一只锦盒,对齐泠芳微微一笑,似乎并没有看到地上的碎片和旁边的福宝。

这会儿要说元娘是凑巧过来,齐泠芳就是傻子。

齐泠芳大怒,看着元娘,冷笑着说:“我倒是谁,原来是老太太身边的元妈妈过来。”

“姑老爷派人来了信,还送了新制的胭脂和绢花,表姑娘说让姑娘先挑,老太太让我过来,看看姑娘今儿个穿哪套衣服过去。”元娘像是没听到齐泠芳的嘲讽,将锦盒放在齐泠芳面前,然后打开。

里面果然是两盒胭脂,另外六枝绢花,胭脂装在半个巴掌大的白瓷盒子里,盒上绘着粉色桃花。绢花看着样式倒是新鲜,不是一大朵,而是几个或浓或淡的小花骨朵错落有致的攒在一起,让人看了就心生喜欢。

齐泠芳看了一眼,不知怎么的,心里更加烦躁了些,随手把锦盒拂开。

谁知这锦盒底下的丝绸滑顺,就这么溜过去,掉在地上,胭脂盒落下来摔成两半,地上又是水又是胭脂,绢花飘落下来粘着地面的泥水,反倒显出血腥的红色,看着令人心惊。

这么一闹,齐泠芳自己也愣了一下,又梗着脖子,强辩:“我书桌上不放这些俗物。”

“姑娘,表姑娘的丫头也在门口看着呢。”元娘压低了嗓音,像是在提醒。

齐泠芳猛然扭头过去,果然看到屋门口站着一个娟秀漂亮的丫头,侧着身站着,只是站的较远,从她的位置还真看不真切,不由得涨红了脸,半天才道:“方才是我失了手。”

她这么说的时候,双眼看着元娘。

元娘当然知道这是让她给个台阶下,心中叹了一口气,面上却笑着说:“都怪我刚才忘了提醒姑娘,这锦盒跟咱们平时用的不一样,上面包裹的是一整块的丝绸。老太太果然是个菩萨,方才还说这盒子滑不留手,果然到了这儿,就应验了。”

齐泠芳皱了一下眉头,虽然对这个回答不算很满意,总算是松了一口气,回头对暖玉说:“把我屋里那些胭脂绢花拿出来让表姑娘挑,算是我给她赔不是。”

暖玉硬着头皮点了头,回头去拿齐泠芳的胭脂匣子。

其他几个丫头连忙拎着抹布扫帚凑过来收拾地上的狼藉,这胭脂颜色好,上色快,一个丫头趴在地上擦了半天,还是红殷殷的,旁边的丫头很快把锦盒收起来,碎片扔了,绢花却放进一个针线簸箩里,大概是还想补救一下。

屋子里没人说话,看着这群人悄无声息的忙碌,顿时气氛尴尬起来。

福宝不断的往后缩,减少自己的存在感,生怕这会儿撞上姑娘的火气。

“这是怎么了?”李妈妈叉着腰从外面走进来,一脸惊讶的看着地上,忍不住数落几个丫头,“你们又惹姑娘生气。早就说过,不要毛手毛脚惹姑娘不高兴……”

她自顾自的这么说着,却没发现齐泠芳的脸色已经越来越差。

“李姐姐,”元娘微笑着对李妈妈说,“快带姑娘换衣服吧,老太太那边等着呢。”

李妈妈听了这话,知道自己接得不对了,连忙端出笑脸道:“是,不能让老太太等着。”

齐泠芳目光微冷的盯着李妈妈看了一会儿,摇头道:“不换了,这件挺好。”

太太几天前就说过,今天是跟顾宛然有婚约的乔家来人。

齐泠芳本来就看不上顾宛然对谁都和气温柔的样子,如今并着乔家一起讨厌上了,压根就不愿意去见,更别说换一身漂亮衣服了。

“今天乔家太太还带了谢家太太一起过来,若不是如此,老太太也不会叫我专门跑一趟。”元娘脸上露出些许为难,将“谢家”两字说的很清晰。

乔家是太子妃娘家,顾家来京城肯定是要相见的,而谢家,则是皇后的娘家,比起乔家更尊贵,不说别的,单说谢家那一位京城里出了名的才子谢宜宣就胜过京城一大半的少年,据称谢宜宣三岁能文,七岁作诗,被称赞有齐老太爷当年的风采,并且他偏偏还生得玉树临风,俊俏风流。

之前那些传闻或许还不可信,这几年谢家少年却让这些赞誉名符其实,连续两次在科考拔得头筹,京城里都在传他极有可能是本朝连中三元的第一人,如今到了婚嫁的年纪,京城里有姑娘的家里都对谢家太太高看一眼。

元娘虽然不知道齐泠芳的心思,但是谢家少年面如冠玉,又好辞赋,齐泠芳是远近闻名的才女,想必除了这谢家少年,别人也看不进眼里,这样的亲事在齐家来看是十分满意的,自然要齐泠芳好好准备。

齐泠芳还从来没有遇到过这种事情,从一开始福宝进来,她的火气就发不出来,总是被堵回去,现在更是她做什么都不对,说什么都是错。

这个认知让齐泠芳整张小脸都涨的通红,可贵客毕竟不一般,若是因为惩罚下人耽误了正事,就算是一向护着她的太太也会不满。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