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第一百二十四章 吕丁离去(1 / 2)

加入书签

吕布的心思,萧南也能够猜得到。这里不是武侠江湖一个人杀遍全军的世界,萧南明了自己可没有穿越到武侠世界里,这穿越的是三国,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所以萧南实际也看出来吕布也是处于两难境地。

同样的,丁原与吕布一样进退维谷。

不过,这些萧南都插不上手,现在只能静观其变呗。

袁绍在一旁也只是抱臂观看。

如果双方有冲突,袁绍甚至有些乐见其成的意思。

董卓太猖狂了,袁绍希望胜的是这一个有些鲁莽的手持方天画戟叫作吕布的家伙,当然,杀了董卓,估计吕布与丁原两人很难走进温明园了。他们会被董卓的手下杀了陪葬的,然而,这跟袁绍自己又有多大的关系呢——袁绍这样冷酷的想到。

只需要对自己有利即可,他人生死其实无关紧要的!

曹操也忽然咳了一声,他这一咳立即将众人的目光都吸引到他的身边。

曹操也如李儒一般走到了董卓的身边来,他小声对董卓道:“董公,须冷静,此人能持兵刃闯入,甚有勇力,此事暂缓为上啊。”

董卓之前听李儒也提醒他自己掷杯为号无人进来,反而进了一个杀神,可能这人身手很强的。董卓听了李儒的话,觉得他说得很有道理,因为能够悄无声息,在一大屋子里的人都没察觉的情况下,能干掉外面的所有埋伏着的刀斧手,这还真不是一个平凡之辈可以干到的。

现在外面情形不明,本来董卓就心里无底,他现在又加上听曹操这么说,终于决定先妥协性的后退一步了也。

董卓目光看了李儒一眼,李儒当然心领神会,这是董卓要让步了,不过他不能自己下台,得让一个人先搭一个台阶,他董卓才能下得了台阶。这一个台阶当然得李儒自己来给搭建了。

李儒清清衣衫,于是大声道:“误会,误会,其实都是误会。”

李儒脸上挂着笑容,他也不说究竟是什么误会,只是一个劲儿说误会,便这也就足够了,这笑容可以缓解目前整个大厅里的紧张气氛,也给了董卓一个好的台阶。

董卓于是真的将手中宝剑缓缓撤下,便真好似听了李儒的劝一般。

其实,事实的真相当然是董卓心里先已经有了妥协的打算。

眼见董卓的剑放了下来,吕布表面上一副什么都不会惧怕的样子,其实他的心里一块大石也落了地,毕竟在吕布心里他是雪亮着的:现在并不是火并的最好时机。

吕布手中的大戟也放了下来。

像一面硕大的旗帜放了下来。

丁原也一样在暗中吁了一口长长的气。

只袁绍,心里觉得有些可惜,没打起来。

而其他大多数的人见两人剑拔弩张之势缓解,都松口气。萧南也是如何,毕竟,现在可还没有准备好战斗啊!

双方真杀起来,混战中,说不定没有兵刃的自己也会受累挂彩的。

既然双方都没有就在现在此刻动真格的意思,那么打起来的可能性就极低。

如同两国之间的战争一样,至少得有一方是真心实意要动手的,才有可能打得起来,两边如果都只是虚张声势,那最后各下台阶的结局才是最大的可能性。

李儒满脸堆笑的对吕布道:“吕将军,不必动怒,哈哈,只是意见有小小的分歧罢了。对吧,丁大人,呃?”

李儒并没有见过吕布,但是他却知道丁原手下有此一员猛将,但是吕布的身手如何,说实话,李儒本身也不清楚,但是他毕竟是一个高级别的谋士,还是很善于根据已有情况作出比较合理的判断的。因为他发信号失败,没招来伏甲之士,反而将吕布招来——李儒以吕布短时间就解决了大量埋伏之军士,感觉吕布很厉害。

而且,说真的,李儒觉得自己这一边对于遇到强烈反对时,如何采取对策与行动,事先并未曾筹划好(因为之前太小瞧那帮大臣了,以为他们都会害怕得当起缩头乌龟来,现在看来,这有点想当然了)——这是李儒觉得现在应该“和为贵”的更大一个原因了。

丁原听李儒这么说,当然他看得出李儒笑不过是假意而为之的。丁原只是鼻孔里喷出冷气,“嗯”了一声,没有表态,既不回答是也不回答不是。

李儒干笑了几声,以此来掩饰自己的尴尬。

丁原不再理会李儒,对董卓更是正眼也不看上一眼。

丁原扭头对吕布道:“咱们走。”

董卓忽然说了一声:“孟德!”

曹操答一声“是!”

曹操目光看着吕布。

萧南一听董卓喊曹操,他头皮一阵胜过一阵的发炸,不会是让曹操去拦下吕布吧?

那作为曹操保镖的自己与午时,岂不是要动手了么?

自己对吕布,对战神吕布?!

萧南虽然自己身手不错,可以对于三国最厉害的武将吕布他还是心里无底。

更何况,自己手里可没有兵刃,对付吕布,难呀。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