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 图上渤海万里疆(2 / 3)

加入书签

会,有让他回到渤海国并坐上那宝座的机会。

“朝廷四境不安,怕是不会愿意边疆生事,更不会派兵助我吧?”沈溪犹豫着道。

“朝廷自然不会助你,助的是我,我”叶畅指着自己的鼻子道。

“你……我……”

沈溪顿时明白,助叶畅与助他是不同的

辽东至少在现在,名义上还属于大唐,虽然实际上大唐的政令几乎无法在此施行,可是新罗也好渤海国也好,都承认这块地方乃是大唐的领土。朝廷若是支持他沈溪,那就是正面威胁到渤海国,渤海必定会撕破脸面,相反,朝廷只是支持叶畅在那边造船出海,渤海国总不能为这点小事兴兵

哪怕明知道叶畅那边收纳了不少沈溪的支持者,渤海国也只能小打小闹,即使派兵,也只会少量出击,而不敢大规模进发。

而且沈溪还想到更深的问题。

在沈溪看来,中原繁华,除非象他一般乃是渤海人,想着渤海国的王位,否则叶畅这般人物,如何愿意去那寒冷偏僻的辽东故此叶畅所说的“造船出海寻仙访道”的理由,沈溪还是相信一半的。既是如此,那船场势力就不会长久,而且多用他的人,他甚至可以鸠占鹊巢

“叶郎君果真想去?”

“那是自然,否则为何此时来向沈郎君求助?”

在确认了叶畅的决心之后,沈溪当机立断:“那好,请叶郎君随我来。”

领着叶畅,进入他后院的那座小寺庙当中,叶畅有些奇怪,若是要与他密谈,也应该是去书房,却为何会到这座寺庙里来。

富贵人家后园中建一座寺庙,在这个时候倒不是什么稀奇之事,一般都是家中的寡居无子女妇人主持,但沈家的这座家庙却有些奇怪,竟然没有人照顾

进来之后,便觉地方狭小,叶畅皱着眉,心中大惑不解,却见沈溪径直到了那佛堂上。他合什默祷了片刻,然后回头道:“新罗、高句丽人信儒,我们渤海人却信佛,有些重要的东西,便藏在佛龛之中。”

说完之后,他登上供案,伸手在那佛龛中佛像背后摸索,不一会儿,便拿出一个卷轴。

看他如此慎重,叶畅有些好奇,也不知这卷轴究竟是什么东西。

然后,沈溪便将供案清理于净,当着他的面将卷轴展开,铺在上面。叶畅凑过去一看,然后不禁哑然。

一张地图

“叶郎君,你在《绣像三国志演义》中记,张松向刘玄德献西川地图,今日我便向你献这《渤海万里图》”

沈溪在叶畅面前展示这张地图的时候,口气里充满自豪,他不待叶畅反应,又自顾自说道:“先父自故国逃归,一不取金银,二不取珠玉,唯独所携有二物,其一乃这佛龛中的佛像,其二便是这张《渤海万里图》渤海、高丽、新罗、安东、黑水,万里疆域,尽皆在此”

若是别人看了这图,定然会觉得震憾,这个时代里,地图可都是宝物

但看过另一世卫星地图的叶畅,看着这上边东涂西抹的黑叉红圈,实在是……觉得寒碜。

“嗯,怎么,叶郎君……觉得这张图不好?”

沈溪吹嘘了半晌,却不得叶畅回应,心中讶然,歪头看去,见叶畅脸色平静,丝毫都没有激动,心里顿时不快。

“不,很好,只不过某家看不太懂。”叶畅笑着道:“何处为河,何处为河,何处为山?”

他并不是真看不懂,但在沈溪面前,他决定还是藏些拙。

“哦,且听某为汝道来。”

沈溪大约时常观看这张地图,因此信手而指,哪边是白山,哪边是黑水,新罗王都在何方,渤海郡国疆域又在何处,他都是随口道来。叶畅看了心中暗暗吃惊:当初画这图之人,想的可不是区区渤海郡国一地,而是整个东北

“此画乃何人所作?”他瞅了个空子问道。

“先祖两代人方完成……”沈溪说到这,看了叶畅一眼。

两人同时笑了,沈溪昂然道:“列祖列宗胸怀大志,我这不肖子孙,只想着能拿回属于自己的东西。”

这是二人心里的交锋了,叶畅问话,其实是指沈溪祖上大祚荣绘制此图野心勃勃,而沈溪则说他只想着为渤海国国主就心满意足。实际上如何,两人心里都是心知肚明。

沈溪在大唐心腹之地生长,对大唐文化、技艺最为熟悉,他若能回去为王,岂有不引进大唐制度与技艺,强大国势,最终与大唐争锋之理

不过……

叶畅心里冷笑了一声,东北那是宝地,若是他在辽东站稳了脚跟,又岂会容忍卧榻之畔有他人鼾睡?

“沈兄有多少人手?”俩人虽是各怀鬼胎,但短期内算是达成了默契,叶畅便径直问道。

“人手你只管放心,帮你建一船场那是绰绰有余,倒是叶郎君,你觉得哪儿最适合建船场?”

“都里镇。”叶畅指着辽东半岛最南端的尖尖道。

这便是后世的旅顺,这里也是离山东最近之处,占据这里,更方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