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喜悲泣 仇志行 上(1 / 2)
成化年间,当朝皇帝好方术,终日沉溺作乐,更宠信奸臣宦官,并任用宦官掌管军务,以致群臣之间争权夺利,奸佞当权、西厂横恣,民不聊生。
成化十年初夏的一个夜晚,红日西下,金色余晖正慢慢从大地上退去。天上飞鸟,地下走兽也感觉到了夜晚的到来,纷纷归巢。
在晋阳城南边有一村寨,名叫南临村,村子坐落着几十户人家。随着时间的流逝,月亮升起,月光洒照大地,村中小屋的灯火渐渐熄灭,而小村周围则渐渐传出虫鸣之声。
突然,一阵婴儿啼哭之声从村中一座小宅院传出,一时之间,周遭虫鸣之声消失,而被婴孩啼哭之声取代。
“老爷,老爷,夫人生了,是个男孩。”一名老妇微笑着打开房门跑了出来。
屋外,一名书生打扮的俊秀男子正在左右踱步,显得有些焦急。当听到老妇所言后,焦急之色转而微笑,急冲冲推开房门,首先便看到一名花容失色的女子躺在床上,头发凌乱,脸上沁满不少汗珠。旁边,一名丫鬟抱着正在襁褓中哭闹的孩子,不断轻轻摇摆。中年男子向着床上女子笑了一笑,然后走到丫鬟身边看了襁褓中的孩子一眼,露出喜爱之情,伸手就要去抱。丫鬟会意,将正在啼哭的婴孩慢慢放到男子怀抱。
中年男子抱过孩子,吩咐道:“你们也辛苦了,先下去吧!”
等到丫鬟离开,中年男子坐到女子床榻边,将孩子放到床上女子身旁,拿出一方丝巾,擦拭着女子额头汗水,微笑道:“夫人,辛苦你了,你看,这个孩子多美多漂亮,我们该给他取个什么名字?”
女子目光转到床上孩子身上,看着已经慢慢停下哭闹的孩子,孩子乌黑双目正在打量四周,好像一块璞玉,轻声道:“外表朴实如玉,内心也如璞玉一般,希望他以后也像你一样,就叫邓珏吧!”
男子点了点头,同意了女子的说法,望着婴孩道:“从今以后你就叫邓珏..我的小珏儿!。”
这座庄子名叫邓家庄,家主邓风铭,经过不懈努力,二十五岁就连中三元,本着为天下百姓尽一份心力,进京做了官,当了地方县令。可他为官清风,不喜同流,得罪高官,做了五年官后就被一纸诏书贬为庶民。虽有大志,但时不与人,感觉无奈,只好隐居于乡村,为了贴补生计就在村中开了一家私塾,靠着这些收入和祖上留下的家产,日子过得还算红火。而床上女子则是他的内人方莹。
三天后,邓家庄热闹了起来。根据本地风俗,喜得贵子三天后,都要宴请宾客,称为洗三朝。
邓风铭平时为人仗义,颇有名气,因此,来道贺的人还真不少,在门口笑着迎接一波又一波的客人。
“恭喜邓兄喜得贵子,小小礼物不成敬意!”
“杨兄远道而来,有失远迎,快请里面坐,今天一定要多喝几杯!”
..。
道贺声不绝于耳,从早上起,来人络绎不绝,直到午时三刻,才断了来客。邓风銘看宴请的人差不多都来了,正欲转身离开的时候,却见远处走来一名衣衫褴褛的道人。
道人头发蓬乱,左手持一拂尘,腰间撇着一个葫芦,脚穿一双草鞋,简直像个穷要饭的。看到道人奇怪打扮,又见道人望着这边,便仔细打量起道人来。
道人直眉星目,脸净鼻挺,只是散乱的头发将英秀脸庞遮掩,如果不仔细看还看不出来。
道人看邓风铭注意到自己,直接走到他面前道:“贫道已经赶了一夜的路,又累又饿,不知道可否给碗斋饭。”
邓风铭素来好客,又觉得此道和以前见过的又有些不同,虽然和对方素不相识,却并没嫌弃,笑着招呼道:“远来是客,里面请。”
道人看对方同意,径直向里面走去,找了个座位坐下,等待开席。而坐在道人周围的人看后都轻声议论,没想到今天还迎来这么一个穷叫花。
“这老道是谁?一定是来骗吃骗喝的。”
“不知是从哪里来的叫花子,他运气好,碰上了..”
虽然议论声小,但这些闲言还是传进了道人耳朵。道人听到周围人的议论,也不反驳,看到酒菜上好,一把抓过酒瓶,也不招呼,自顾自的吃喝了起来。
周围人看这道人毫不客气,好像是饿鬼投胎,心中愤怒,但又不好出声训斥,只好躲了开去,坐在道人旁边的人纷纷去到其它酒桌上,不愿与其为伍。
道人看大家都避开自己,笑了笑,毫不顾忌的将自己右脚抬到凳子上,右腕放到膝盖上,左手拿着鸡腿,右手拿酒,吃的更欢。
看到老道的吃相,大家似有不悦,邓风铭此时也注意到了老道,虽然心中有些不悦,但人是自己放进来的,也不好多说什么,以免扫了兴致,便任由他去。
酒过三巡后,只见邓夫人抱着孩子来到酒席上,邓风铭举着酒杯道:“邓某三日前喜得贵子,此儿名叫邓珏,将来还请大家多多关照,今有招待不周之处,还请大家多多海涵。请!”说完,一口将杯中酒饮下。而周围之人也一起饮下杯中酒,纷纷说着身体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