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漩涡(1 / 2)

加入书签

直到几年前,二老爷从都察院的监察御史一路升任佥都御史,让二夫人扬眉吐气,这才有了改变。二夫人与飞扬跋扈的大夫人不同。书香世家出身的二夫人,知书达理,孝顺老夫人,友爱妯娌,在府中十分得人心。

当然,陈皎儿自然不会被这些表面的信息所迷惑。如果二夫人真是这么贤良淑德,就不会有小雯的来访,更不会有自己莫名其妙跑到后花园遇到三少爷的事了。

这背后,陈皎儿毫不费力的看出,无疑是二夫人策划的。

樱桃看到小姐看完信,露出松了一口气的表情,不由大胆问道“奴婢有一事不明,不知该不该问。”

“好啦,你我之间有什么该问不该问的,不就是奇怪为何我会知道府外之事吗。”陈皎儿用信纸轻轻敲了敲樱桃的头,笑道。

“当今皇上最信什么?”陈皎儿卖了个官司。

“当然是信佛,都快把自己弄得出家了。”樱桃抿嘴笑道,此事全大周国人尽皆知,实在不是什么秘密。

大周朝的皇帝九年前登基,当年只有十岁,先帝命贤郡王与首辅大臣监国,辅佐皇帝。

可没想到皇帝年纪虽小,却一心向佛,常常把自己关在佛堂念经。又说自己是什么罗汉转世,几次闹着要出家。贤郡王被逼的没有法子,只得让自己的嫡子当替身,替皇帝去了京郊的五华寺出家。

“可是这又跟皇帝信佛有什么关系呢。”樱桃仍然不解。

因为我曾在世子府中呆过,所以知道新年的时候王府肯定会进献一批精美的佛像刺绣给宫中。府中的绣娘忙不过来,就会在外面招一批人来帮工,不过这个理由可不能解释给任何人听。

想了想,陈皎儿说道“王府到了这个时候一定是最缺绣娘的,苏妈妈绣的是我们南方水乡特有的金针绣,以人物见长,特别是眼神流转十分传神,最适合绣佛像。至于管事的名字是去老夫人院里时,听院里的妈妈闲聊时说起的。”

老夫人的亲姐姐嫁的正是东郡王府中,王妃常氏的族叔。因为这层关系,老夫人年年都会去东郡王府走动,知道这些自然也不足为奇了,樱桃这才解了心中疑惑。

信中写的内容是陈皎儿与苏妈妈约定好的暗语,意思是她已经按陈皎儿的吩咐安顿好,顺利被招进王府的针线房帮工。而在外人看来,无非是说日子过得很艰难,求小姐接济一二的意思。

“哼,还以为那丫头能出什么奇招呢,将人这么放出去,又没个过日子的本事,三天二头的来打秋风,真真是可笑……”三太太摇着帕子,笑得腰肢乱颤。

“可不是,大嫂紧赶慢赶去撵人,结果连个影子都没抓住。我们还说这丫头有些本事,能把人从大嫂眼皮下弄出去,还能把人藏起来。没想到这是个顾头不顾腚的,连后路都没找好,就敢放人出去,这不,可真是搬了石头砸了自己的脚。”二夫人拿了帕子捂在唇边,也笑得十分欢畅。

“哼,之前吃了这么大的亏,却死活窝在那个小破屋里不肯出头。还以为这丫头有几分城府,原来也不过如此。放个老妈子出去,扫了大嫂的面子虽然是好事,却也太无趣了些。”三太太撇撇嘴,仔细端详了一眼手腕上新得的镯子,水头又好颜色又正,真真是难得的。

二夫人侧头扫了一眼,心里好笑,一只镯子就欢喜成这样,也不是个成大事的。想了想对三太太道“打听一下陈皎儿的病到底怎么样了,她不记得了,不是还有个丫头吗。”

“病早就养好了,只推说自己什么都不记得了,我看呐根本就是不敢说话。”三太太院子里的小雯按她的吩咐,跟陈皎儿的丫头樱桃走得极近,打探这点事是轻而易举。

锦华居内,二夫人坐在老夫人下首,未语笑先闻“那陈皎儿是老夫人开口收进府里的,虽是寄居咱们家,可这样不明不白病了月余,传出去岂不是要说我们陈府仗势欺人,平白惹人笑话。”

“那丫头的病养好了吗,上次看到还病歪歪的。”老夫人还是在上次放苏妈妈出府之时,见到的陈皎儿,算起来已经半月有余。

“府里是大嫂掌家,想必她是极清楚的。”二夫人微微一笑,自己也算看着三少爷长大的,他的品性如何自然清楚的很。花园的事,用脚指头也猜得到如何。

大夫人正与女儿说着闲话,三小姐陈绮罗已经十五岁了,正是该说亲的年纪。这段时日大夫人常带她出门坐客,少不了要耳提面命提醒些规矩。

见秦妈妈亲自来请,自不敢怠慢,稍加修饰便带着女儿去了锦华居。王妈妈跟着身后,悄声道“二夫人在老夫人屋里。”

大夫人微一颔首,心里明镜一样,知道二夫人这是要开始挑事。怕了她不成,一个是寄养的孤女,一个是嫡亲的孙子,老夫人得了失心疯才会去维护一个外人。

“娘,过不了几日是子安的老师生辰,媳妇准备些礼物,正要送过来让娘看看是否合适。”说着让王妈妈将礼物端了上来,上好的宣纸,出自名家的墨湖砚。自然是让人挑不出毛病来,老夫人点点头。

“子安的事你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