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女书(2 / 2)

加入书签

会好好学的。”陈皎儿连声应下,送走二夫人,陈皎儿假意想看看这个院子。带着樱桃四下转了转,老夫人只收拾了正屋出来,东西两则的厢房还是上着锁。

问过院子里看门的婆子,知道周妈妈安排了人每天会来擦拭,二间厢房里都是老太爷留下来书籍和一些字画,平时都是锁着的,偶尔二老爷或是五老爷会来拿几本书回去看看,其他人都没有来过。

知道陈皎儿跟着二夫人管家,这婆子答的格外用心,事无巨细连丫鬟们几时来打扫都说的清清清楚楚。陈皎儿让樱桃递上一个荷包,也不看她婆子谄媚的笑容,回了翠云居。

大夫人为了陈子安的亲事,忙着到处相看,加上现在又是二夫人当家。陈皎儿禀了老夫人与二人人,便常常让苏妈妈来府里请安。

苏妈妈得到消息一来翠云居,便关起门来道“姑娘真真是神了,城西那间铺子要被房东收回去,要自己做生意呢。还好我们没有接手,不然租约一到,拿着货物又要到哪里去寻地方。”

“还好房东是个官身,消息灵通的很,知道了转铺子事,直接贴了告示。逼得那个店家,只得将货物拿出来贱卖,好拿了银子回老家。”

陈皎儿心思一动,道“如果货物是好的,妈妈不妨买些来,绸缎绣品庄子光顾的也多是女人,顺带买些胭脂水粉也是一桩生意。”

苏妈妈笑道“这个,老婆子倒是跟小姐想到一块去了,只是四百两银子的货物,我们哪里吃得下,略微买些倒是可行。”

“但凭妈妈作主。”陈皎儿困在府中,并不好常常外出,自然是将事情交给苏妈妈去办。如果什么事都要回了她才能去做,一是办事的人受了节制,时间一长便不愿意再动脑筋,二是生意上的事,买进卖去有时候考的便是时机,等回了话也许也就过了这个机会。

苏妈妈倒不矫情,她想的很清楚,自己一辈子无儿无女,就算是出了籍,也是要一辈子跟着小姐的。

上次王府相见,小姐清清楚楚说了,会给他们养老送终。有了这句话,没了后顾之忧,一心就想帮小姐在外面攒点家底,以后有了婆家底气也足些。

“城东的铺子,老婆子已经跟原来的东家谈好了,五百两,房契和货物都一并转给我们。小姐觉得行,明天就可以去官衙签买卖的文书。”想到马上就要有自己的铺子,苏妈妈也高兴起来。

“好,苏妈妈明天就去办吧,越早越好。”陈皎儿开了妆奁,小心取出银票,一张一千两的银票递到苏妈妈手里。

苏妈妈小心接过,又摸出贴身挂在胸前的荷包,将银票放了进去,道“明日付了银两,将多余的还是换了一张银票给小姐送回来。”

“铺子里要请伙计,还要进些货,说不得屋子里有些摆设都要整一整,都是花钱的地方。妈妈就还一百两银票回来给皎儿防个身,其他的就放在铺子里吧。”陈皎儿从来没将陈府看成自己的家,更不是自己可以久留的地方。

“是,小姐如要用银子,就派人告知一声,妈妈马上给您送过来。”现在不是大夫人当家,苏妈妈偶尔来给旧主子嗑个头,也没人挑理,也就不执着于银两放在那边了。

很快,苏妈妈顺利将城东的铺子盘下来,两口子将后巷的房子租了出去,搬到铺子后的二进小院里。不过,苏妈妈只住了离铺子最近的西则一个厢房。还将内院布置起来,只要小姐愿意随时都可以住过去。

陈皎儿吩咐苏妈妈,“铺子里请一个有经验的掌柜,你和大壮叔只负责进进货就好。”

倒不是不放心苏妈妈和大壮,只是想到他们之前一个是伙计一个是绣娘,店面的位置也不是特别好,还是要请一个有经验的人才好。

苏妈妈当然没有疑议,照陈皎儿的吩咐做了。就是陈皎儿不提,他们也一样会提出来,毕竟进货也好,绣品也好,只靠忠心和时间就够了。

而做生意需要的是经验和对本地客人的熟悉,遇上好的掌柜还有可能带过来一些熟客,这都是苏妈妈现在不具备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