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流产(1 / 2)

加入书签

大夫人正巧带着三少爷陈子安回来,陈子安见众人一见他便笑,心里便积了几分怨气,对大少爷的招呼充耳不闻,白着眼直愣愣越过众人而去。

陈子康在后面“呸”了一声,“什么东西,还当我们有功夫理他那点破事呢,他好意思做我们都不好意思说。”

陈子平摇摇头对黄昊宁道“让昊宁兄见笑了,我们家三弟最近有些不顺,所以脾气大了些。”

“无碍无碍,年少气盛谁又不是这样。”明明跟陈子安差不多大年纪,黄昊宁却表现出与年龄不符的沉稳。也难怪黄大人敢将他一个人留在京城,而没有托付给任何人照料。

三个少年人一边闲谈一边盯着前面的三位小姐,特别是绮思年纪小小又极爱往人多的地方钻,好几次都被陈子平给拎出来,最后无可奈何之下交给一个婆子抱着,不许她再乱跑。

陈皎儿也饶有兴趣的东看看西望望,活了两辈子都没有这样大大方方逛过集市,也觉得十分新鲜有趣。手工编织的喜庆玩意儿,象五彩丝线成双成对的鲤鱼,手指头大小的鞋子,都让人爱不释手。

还有家户拿了自己晾晒好的干货来卖,更有烤的香香的玉米和散发着浓浓甜香味的糖葫芦。看着忽然横到眼前的一串糖葫芦,陈皎儿抬头看到一个温暖的笑容,不由惊觉道“给,给我的。”

“是啊,快吃吧。”黄昊宁灿然一笑,不管不顾的塞到她手里,又将手里另外两串分别塞给绮露和绮思,三人拿着糖葫芦,又沿街买了不少的东西。陈子平见人越来越多,发话道“回去吧,一会儿祖母该着急了。”

绮露和绮思虽然没有玩够,但也知道道理乖乖点头同意。陈皎儿咬着甜丝丝的糖葫芦,和樱桃有一搭没一搭的说着话。

回去时老夫人果然已经派了秦妈妈在外面候着,一见众人就笑着迎上去,还将绮思给抱了过来。“四太太跟三太太一起回了,正等着姑娘们呢。”

刚才三太太四太太跟着二夫人去了长公主那里请安,只有五太太一直躲在凉棚里不肯见人,也不与她们一道外出,只拿了佛珠无比虔诚的念着。大家都知道她的心思,也不好相劝,只能由着她去了。

很快五华寺的钟声响起,大家凉棚外的路一步步向寺门走去,顺天府和五华寺都派了人来引导,一路虽人多拥挤,却十分有序。

三位小姐和几位夫人还有老夫人都被围在最里,外面是少爷和几个贴身的丫鬟婆子,其他跟来的家仆都坐在凉棚里等候。

五华寺占地很广,从寺门走到里面的大殿,要经过一个极大的广场。一般有什么大的活动比如开坛讲经或是请了外地高僧来传经,都是在广场搭了高台,然后垫了蒲团让众人坐在下面聆听佛法。

今天也是如此,京城里的人都不是第一次参加,而外地赶来的也有样学样,虽然人多但很快都安静的坐下。

刘淑荷端坐在高台后临时搭建的小屋内,珠儿端着茶盏紧张的直冒汗,刘夫人和儿媳也紧张得连声问道“怎么样,喝了人参茶舒服些没有。”

“没事了,你们不要担心。”刘淑荷接过珠儿手里的茶盏又喝了一口,这才缓解了腹部不时传来的抽搐感。身上的礼服,头上的珍珠翡翠冠,此刻都显得无比沉重,好象大山一样压在她身上。可又不得不挺直了腰板,维持住她未来皇后娘娘的身份。

“淑荷上去代表世俗的凡人献上祭礼,再诵完一篇经文就好,很快的,娘不用担心。”刘敏之的妻子郑芳喻安慰着自己的婆婆和小姑,不时紧张看看外面的仪式进行到那一步。

“嗯,娘,不用担心,女儿只是有些紧张罢了,已经没事了。”刘淑荷让珠儿拿出铜镜照了照,发现脸色十分苍白,又拿出胭脂用手指晕开,轻轻抹上一层,小屋里顿时弥漫着一股淡淡的熏香味道。

“这个味道不错,倒是没闻过的。”郑芳喻冲婆婆使了个眼色,跟小姑子聊起天来,希望冲淡她的紧张和不适。

刘夫人也明白过来,忙接了话头“这是京城里新开的一间胭脂铺子,进的全部是用海船从外国拉回来的稀罕东西,这个听说是什么车什么国专供皇室用的,就这么小小一盒都要一两银子。”

女儿的东西基本都是刘夫人一手操办的,京城里什么东西稀罕,什么东西金贵,都一定要买回来给女儿用,好像不这样就显示不出女儿的尊贵一样。

郑芳喻显然非常清楚,对这种做法她虽嗤之以鼻,但也听了丈夫的劝,不去多加干涉。此时,更是附和道“果然是好东西,光闻一闻都让人心旷神怡了。”

外面传来急促的脚步声,众人均闭了嘴,珠儿挑开门帘看了一眼,回头道“应该是来请小姐的。”

众人都站了起来,只有刘淑荷仍旧端坐,身体轻轻颤抖着。一个上了年纪的僧人,走近后站在门口道“各位施主,吉时已到,请尊者随老纳来。”

“是,大师请稍等。”郑芳喻答了,扶着刘淑荷起身,小声道“淑荷,慢慢来,不要慌,我跟娘会在这里等你。”

“嗯。”刘淑荷顾不得其他,微微发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