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主意(1 / 2)

加入书签

东郡王妃很诧异的派贴身妈妈将陈老夫人迎进了自己的院子,亲自走出大门迎道“老夫人怎么今日有空来了。”

“可使不得,使不得,王妃娘娘折煞老身了。”陈老夫人堆着笑,挽了王妃的手送她上座后,正要按国礼拜下,被王妃身边的妈妈一把扶起,正对上王妃笑意盈盈的脸,说道“免了。”

坐在下首,王妃亲热道“还以为老夫人恼了我,没想到今日却是亲自来了,想来是我想多了。”

陈老夫人知道她是指陈绮红想攀高枝的事,叹气道“这些孩子,都不让人省心,已经让二夫人管家,想来总不会再出什么离谱的事。”

“呵呵,家大业大都是难免的。”王妃十分理解的点头,又吩咐人将厨房里新出的点心端出来。

“这个金桔玫瑰糕,是用金桔和玫瑰花瓣作馅,外面的面点是从番外进的,十分细腻,老夫人快尝尝。”

“大家都说东郡王府的厨房比皇宫的御膳房花样还要多,果然是名不虚传。”捻了一块点心,老夫人略尝了一口,就叫起了好。

“有了老夫人的背书,明天就给那些夫人们宣传去,哈哈。”王妃爽朗的笑声,顿时回荡在屋子里。

“听说你们家的四丫头定了永隆的长子,我看倒是般配。”说起别人家儿女的婚事,东郡王妃就是一阵憋闷。

“呵呵,因前阵子有些事,昨天才定了纳征的日子。”老夫人也十分满意,提起这件事,自然是一脸的笑意。

前阵子的事,自然是刘淑荷的丧事,虽然没有成婚,但到底是有着这层身份在,自然是注意些比较好。

“唉,就是可怜了皇上,眼看就要到年纪了,皇后之位可不能空悬呐。”老夫人叹息着。

东郡王妃心里“咯噔”一下,在心里盘算了一下陈府的姑娘。又想,不对呀,老夫人应该不会这么糊涂,别说陈府没有适龄的姑娘,就是有,妄想这个身份也太过了些。

“老身是觉得,皇后身为一国之母,自然是要细细挑选,可也不能让皇上没人照顾着。而且到了这个年纪不为皇室传下血脉,文顺帝怕是在天上都要怪我们这些老家伙,没有尽到提点的义务。”老夫人叹着,又将话题转到了糕点上,还兴致勃勃的让秦妈妈抄了方子带回去。

“陈家老夫人可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啊。”张妈妈笑着等丫鬟们将东西收拾下去,才说道。

“呵呵,白送了一份功劳给我,可陈府除了病在床上的陈绮罗,那还有适龄的姑娘。”王妃摇摇头,忽然惊道“对了,那个收留的孤女。”

“夫人是说那个姿容绝佳的陈皎儿。”张妈妈眼珠一转便想起了王妃所说何人,她还清清楚楚楚记得,少爷似乎还过问过。

王妃显然也想起这是儿子关心过的姑娘,可人家老夫人已经将话说的这般明白,不就是想送她进宫。

再说儿子后来也没透露过一丝半点心思,要不然,依着王妃的性子,只要儿子高兴,先抬进来做个妾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递了进宫的牌子,太皇太后马上召了东郡王妃进宫。提起刘淑荷,老太太还颇为伤心的掉了几颗眼泪。围在一边的人,都上前劝了又劝,这才止住。

太皇太后伤心来得快,去得也快,才一会功夫又笑呵呵的问起东郡王妃“远儿也是个调皮的,你要好好管管,给他正正经经娶一房媳妇,让他收收性子。”

“是,媳妇自然也是这么想的,不过现在最该关心的还是皇上。刘家大小姐是个没福份的,可皇上到了这个年纪,怎么能没有伺候,要是文顺帝知道了,怕是要怪我们对皇上不尽心呢。”

“对对,就是这个道理。”太皇太后仿佛遇到了知音,拉着东郡王妃的手不放,连说几声对。

“我看呐,您就应该为皇上作主,除了皇后,再挑一些小姑娘进宫。给皇上作个伴,也好快点开枝散叶,您就有重孙子抱了。”

提起文顺帝,太皇太后也伤感道“他怕是要怪我这个当娘的不够格呢,要是死了文昌皇帝只怕也要怪我。”

“怎么会,先皇和皇上都是极孝顺的,这也是您对晚辈慈爱有加。要是有了重孙子,你不就什么都愁了。”眼见话题又扯得没边了,东郡王妃忙又重新扯了回来。

“是,是,还是你说的对,可是皇上他……”可是皇上是怎么想的,太皇太后一点也不知道,她心里是个没主意的,只有一个主意却是极正的,那就是皇上说什么便是什么。

“您先召小姑娘们进宫陪您说说话,要是有您喜欢的,借故让皇上看一眼,要是有意他必然会说话。而且小孩子们脸皮薄,我们这些作长辈的不安排,他自己怎么好意思说呢。”又煽一把火。

这把火彻底将太皇太后的心思烧动了,惊喜道“这么好的主意,我怎么想不到,好好,就按你说的办。”

出了宫,东郡王妃还是把儿子招过来,看儿子玉树临风的潇洒模样,真真是越看越爱,忍不住又唠叨道“到底要挑个什么样的,就是想要个天仙,你画出章程来,为娘也要为你找一个出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