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上勾(1 / 2)

加入书签

日子一天天热了起来,皇上先后收了明七娘与陈绮罗,俱是封了美人。陈府上下,俱是与有荣焉。

品级虽低,可日子总是一步步熬出来的,关键是谁能先生下长子。

许是皇上开了窍,有了开头,后面顺理成章收了汤晓蝶,卫府姐妹俩还有几家相貌出众的姑娘进宫。

所谓皇宫无家事,后位悬而未决,成了朝**下最大的事。大臣们纷纷上书,贤郡王也开始蠢蠢欲动,他如何能不急,长子还在五华寺出家,只有皇上大婚才能还俗。

而后位空悬也是个机会,最近贤郡王妃就与东郡王妃一样,常带了人进宫给太皇太后相看。当然,明面上还是打着陪太皇太后闲话家常,聊表孝心的旗号。

“不能再拖了,皇上大婚是大事,中间还有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和亲迎。就礼部那帮人,合着有生之年办一次皇上大婚,不得往死了去下力气,明年能娶进门算快的。

可惜熊大人没有孙女,不然的话,哈哈……”周明远翻着名单,说道。

“熊大人就是有孙女也不合适,他与贤郡王本来就不合,没必要浪费一个皇后的位子拉拢他。”天启帝的眼睛下有着淡淡的黑眼圈,他又何尝不知道此事不能再拖。

可选谁,这真的是个问题,一定要好好权衡。名单一再缩小,十个人的名字摆在一起,可皇后只有一位。

“书翻译得怎么样了。”皇上合上名单,发问道。

“嗯,重新撰录后,拿了几个字出去试水。这是安南境内大山里曾经流传过的文字,叫做女书。现在已经很少有人能认识了。”

还好是在安南,可以借助母亲的娘家安南侯府帮忙,要不然大周朝随便跑一圈,就是人手再足也不知道到哪一天了。

“很少不代表没有。”天启帝有些不满的看了下从小到大的伙伴,这件事可是当前的重中之重,仅次于选皇后。

“再给我一个月的时间,保证完成。”周明远叹了口气,懂女书的基本都是八九十岁的老人了,而且还是老妇人。老眼昏花不说,很多安南当地的词汇与京城不同。既不能将药方全部交给一个人,也不能相信一个人的翻译,真正是头痛之极。

“陈皎儿有什么动静没有。”天启帝皱眉,他也开始怀疑这姑娘的确不是陆家人。陆家人要么避世不出,既然出世,必然是腥风血雨。或是要求些什么,谈判或是要挟,总之不会这么安静。

“什么都没有。”除了净惹些烂桃花外,周明远在心里暗暗补了一句。随后想到一件无关紧要的小事,说道“倒是陈德生,不知道为什么,对陈皎儿从陈府要出来的一个老奴有些想法。”

看天启帝一副等着他说下去的样子,犹豫一下说道“不敢确定,可能是想杀人灭口吧。可是发现我们暗卫的人,马上退了回去,后来一直没有动静。”

“这倒是有趣,陈德生一向抱贤王叔的大腿,抱得很紧。还因为女儿进宫的事,特意去贤郡王府负荆请罪。一个奴才而已,都送出府了,还特意去灭口。派人查一查,看看中间有什么事情。”

“是。”周明远点点头,查清楚也好,如果有什么证据能拿下贤郡王的人,绝对是个划算的买卖。

才出了宫门,就看到竹声一脸紧张的打着转。见到自家少爷出宫,飞快跑上前请安,站起身的同时急急道“不好了,世子爷,那个丫头居然和一个小子出郊外踏青。人都走了一个时辰了,现在追还追得上。”

“踏青,什么地方。”

“唉呀,世子爷快上马,我们现在赶过去还来得及。”

本已上了马的周明远,忽然又跳了下来,马鞭一扔道“赶去做什么,看人家卿卿我我吗。不骑马了,备轿。”

“今,今日没有准备轿子,世子爷息怒。”竹声见世子爷捡起马鞭,以为要抽自己,吓得跪下来就开始求饶。

马鞭呼呼作响,咦,怎么不觉得痛,竹声抬起来,那里还有世子爷的身影,只远远看到一溜马蹄踏起的泥土,卷起一道烟尘。

陈皎儿坐在马车上,有一搭没一搭的与马车外的林志聪说着话。心里想的却是李大风透过苏大娘传来的话,“从小就是个极聪明的,只是骄纵了些,倒也无可厚非。只是父亲与陈府大老爷有些说不清楚的利害纠葛,不知道以后会不会带来什么祸害。”

苏大娘和樱桃倒是明白陈皎儿的心思,在她们心里,为一个女鬼报复当然不如自家小姐的安危来得重要。

苏大娘更是直接,“您就是不说,老婆子也能猜出几分来,只是与世子爷的关系还没理清楚,又与这等人家纠缠。在外人看来,总是与姑娘家的名声有碍。”

商户人家自然不比官家小姐,外出、见客都少了许多规矩,可与男子相交过密总不是件好事。你总不能满世界嚷嚷,我接近他是为了报复吧。

时间不能再等,好不容易他被革了功名,这才有了种种交集。如若等到他找机会恢复了功名,自己再想做些什么,就是千难万难了。

“陈姑娘有心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