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 挖坑(1 / 2)

加入书签

竹声见世子爷回府,想问又不敢问,围在他身边打了好几转,忽然找到借口般说道“小人查到,十年前李大风曾去找过林大,紧接着林大在送主家小姐来京的路上,遇上了水盗,除了林大一家全部溺水身亡。”

“哦,还有这等事,再查查看,有没有其他的知情人。”周明远瞥了一眼竹声,低头去研究从安南送过来的翻译。

“是。”竹声答着,心里却想,那个丫头,真是想不通,看上了林志聪的什么,怎么不跟世子,却跟那种人在一起。第二天竹声亲自来锦绣阁,取翻译的药方册子,竹声干脆对陈皎儿说道“那个林家并是什么好人,陈姑娘还是小心些为好。”

陈皎儿惊讶的看了一眼竹声,低头道了谢,竹声见她不以为然,叹了一声,拿起药方随着护卫将东西直接交到世子爷手上。

“哈哈,真是天助我也。”天启帝翻看着药方册子,里面记载了大约上百种毒药和解药的方子,症状等相关的内容。

可惜翻到最后,都没有找到以前陆姑娘曾对前朝大军用过的方子。这些药方虽然难得,却是针对个人的。对于其他人可能奉为至宝,可对于当今皇上来说,能瞬间瓦解几十万大军的方子,才是他心底最深的阴影。

“你确定陈皎儿不是陆家的人。”

“确定,已经暗地里请了陈皎儿祖籍的几个人进京,都指认过,就是陈皎儿。接生的婆子也找到了,看样子不象是陆家人。”

“好不容易有的线索又断了,要加派人手,在安南多打听打听,陆姑娘是安南人,最后的归隐地也是安南。”

“不如我亲自去一趟吧。”想到皇上安置在大山深处的私兵,这是他们最大的秘密,也是最大的依仗,绝不能出一点差错。也正好顺便查访一下陆家之事。

“也好,你去,联也能放心。”整理好行装,王妃率先抱怨起来,“去年也是去安南,今年又要去,到底跑去干什么。说好接进府的姑娘也没进府,闹这么大动静,又是去宫里换人,又是接出来。结果,人呢。”

“娘,这些事你就别管了,我去安南是皇上交待的,有正经事要办。”

“娶媳妇传宗接代就不是正经事?”

“你去安南可以,媳妇的事我就帮你挑了,一回来就成亲。”王妃看儿子情绪不高,眼珠子一转,说道。

“那我就不回了,娘挑的人你自己想办法安置吧。”周明远笑嘻嘻说完就跑,很快挥别了父母。

“世子爷,我们应该走南门出城。”竹声小心的提醒,世子走的明明是城东的路,后面的王府的亲卫已经几次上来提醒了。

“知道了。”周明远夹夹马肚子,马儿长嘶一声,调转马头,直奔南门而去。

等陈皎儿得知时,已经是三日后,听闻此事,倒是有些庆幸。周明远当日留下誓言,便骑马离去,若他留在京城,依他的霸道肯定不会再让她与林志聪见面,现在可好,她大可放手施为。

林志聪见林大不肯拿信,已经将恢复功名的希望全盘寄托在了宫里的贵人身上。就如溺水的人抓住一根稻草,会紧紧握住。

林大倒是没有阻挡,除了不肯拿出陈老爷的信,其他的事还是十分支持儿子的。

催了好几次,陈皎儿才不情不愿的跟宫中的明美人联系上,“她得的赏赐多,又日日缩在宫中没什么开销,不敢拿回家里怕被嫡母贪掉。想央我帮她在外面置几间铺子收租,你知道的,花无日日红,人无百样好。万一,几年之后人老色衰,总要有个依仗才好。”

对此事林志聪十分上心,拉了林大跑前跑后,大夏天里腿都跑细了几分,淘了三间上好的铺面。陈皎儿暗笑,让苏大娘买下,摸出一块十两的纹银,“我对娘娘说了,我一介弱女子,抛头露面的事终是不能多干,这都是亏了你们的功劳,这是娘娘赏你们的。”

纹银上印有“大内御制”的字样,是专为宫中赏赐所用,是作不得假的。至此,林志聪才真正相信,陈皎儿是真与宫内的贵人有联系。不由暗叹自己的运气好,走在路上都能捡到宝。更下了决心,恢复功名之后,一定要将陈皎儿收入后院。

樱桃待他们走后,悄悄问道“小姐怎么会有宫中的赏银。”

“明美人本来就托了我照顾姨娘和弟弟,不过是换了她送给姨娘的银两,都是十两纹银,想必姨娘是不会介意是否印有那几个字的。”陈皎儿一笑,她自从出府,便偷偷与明七娘的姨娘联系上,请她托话给明七娘,有什么想在宫外办的大可找她。

本来并不抱什么期望,没曾想,明七娘还真派了出宫的太监来与她招呼。也算是前面结下的善缘,后面有了回报。

就是林志聪有本事查到,也是坐实了她与明美人有来往的事实。

一来一去,什么民间生儿子的偏方,催情的檀香,半年下来,林志聪为明美人搜罗了不少东西。还有一次撞见了宫里来的公公,林志聪越发坚信。

某天,自觉火候已到。试探的问道“若是想求明美人帮我恢复功名,你看有几分把握。”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