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6.火中轻取栗(1 / 3)
母亲耶路撒冷女王伊莎贝拉二世早亡。作乱的长兄德意志国王亨利七世被父皇罢黜。集耶路撒冷国王、德意志国王、士瓦本公爵于一身。幸运的康拉德四世根本无从选择人生道路。尚未成年。也未正式加冕。即奉皇命踏入德意志国。难免忐忑。
为了避免再一次由儿子向老子发难的悲剧。帝皇腓特烈二世决定在死后才受冠。一二三九年。教皇格列高利九世开除腓特烈二世的教籍。受此影响。康拉德四世遭到势力日增的德意志教皇党强烈反对。
尽管如此。大部分日耳曼诸侯和巴伐利亚的奥托二世依然对未曾加冕的年少国王寄予厚望。率大军列阵边境。以最盛大的仪式迎接新国主。受命充当保护神。条顿骑士团副团长海因里希·冯·霍恩洛厄恪尽职守。率领精心挑选出的一千精锐卫队。不离年少国王左右。
存心巴结新国主。奥托二世使出浑身解数。不仅率领全部精锐兵将充任保护国王的主角。而且祭出大手笔。将与新国王年龄相仿的爱女伊丽莎白也一并带上。一路殷勤伺候。直抵巴伐利亚都城。
四万余大军前呼后拥。忐忑渐消。抵临次日。康拉德四世在王宫内有模有样召开御前军事会议。对所谓的罗斯虎贲团一无所知。想当然的日耳曼诸侯众口一词。认为仅凭眼下实力即可挥师讨伐。
吃过大亏。副团长海因里希·冯·霍恩洛厄极其谨慎。建议继续呼吁观望的各城堡主。加入联军。力图以绝对优势洗刷昔日耻辱。败军之将。其言自然无人重视。任由其唾沫星子横飞。俨然众军主心骨的奥托二世极力怂恿。“一支万余人的罗斯溃兵。即便其兵精将广。也绝对抵挡不住我德意志联军。如陛下御驾亲征。勇士们必士气如虹。一举歼灭趁机作乱我西欧的入侵者大有可为。”
“万万不可。陛下容不得任何闪失。即便不随军出征。我大军一样可以完败对手。诸位公爵大人请看……”展示受命保护年少国王的诏书。副团长一口否决。“敌军的战术非常诡异。故弄玄虚以空当阵对抗。此举似乎专门针对我重甲军摆出的锲形阵。另外。他们也持有传闻中恶魔军团的喷火神物。虽然不多。但威力惊人。对士气影响颇大。据此分析。我大军不宜单线出击。而应该分头合进。让敌军摸不清我们的主力何在。”
看一眼齐齐投向自己的困惑目光。高声传授秘诀。“待顺利突入里格尼茨城外围。再合兵一处。用绝对优势一举吃掉其重甲军。至于敌军轻骑。集中全部兵力一口气将其赶回城内。途中切勿冒进。只要敌骑退入城堡。轻骑的优势将荡然无存。我大军即可彻底主宰其最终命运。”
迎战敌军的招数可圈可点。众诸侯不再争辩。商谈再三。最终由奥托二世一锤定音。“尊贵的国王陛下。臣等愿为您誓死清除入侵者。请允许我大军即刻发兵。一举踏平狂妄的罗斯溃兵。”
“神圣帝国不可侵犯。本王授权你统领联军。马上发兵敌军老巢……”自幼接受严格教导。举止像模像样。康拉德四世一口答应。偷窥众诸侯神色。话语分外谨慎。“不知诸位公爵大人能否接受副团长大人随行。出谋划策。对战胜敌军必有大作用。”
“副团长大人身负重任。绝对不能离开陛下。讨伐一支仓惶奔命的溃兵。臣等绰绰有余……”婉言拒绝。奥托二世勇气倍增。“凭我四万余日耳曼勇士。铲平入侵者指日可待。请陛下静候佳音。”
宣誓永远效忠。叮嘱爱女好生伺候。祈祷上帝保佑。点齐兵将。奥托二世率四万大军浩浩荡荡杀奔西里西亚。大进军势不可挡。沿途少数城堡纷纷出兵。讨伐入侵者的规模越來越大。与此同时。罗斯虎贲团悍然包围柏林城的消息也接踵而至。义愤填膺在所难免。近五万德意志联军加快行军速度。
倚仗军威。将分头合进的建议抛诸脑后。奥托二世公爵执意合兵讨伐。争论少许。众诸侯形成一致意见。既然罗斯虎贲团主动寻死。集中兵力围剿把握更大。近三万重甲军居中。一万余轻骑兵保护两翼。如云步兵紧随其后。五万余大军杀气腾腾直扑柏林城。
无所顾忌。巨型抛石机和火炮很快到位。紧锣密鼓的围攻如火如荼上演。反复观察地形地貌。脱脱罕老军师斟酌再三。精心选择城东南和城西南的平坦高地。作为两架庞然大物的发射阵地。组装调试花去整整一天时间。当晚暂歇。次日上午。一声霹雳般的巨响宣告围城战正式上演。
再次调试一遍。亲自操作。两大总管眯眼眺望。机发。声震天地。所击无不摧陷。入地七尺。烟尘扶摇直上。待尘灰散去。南城谯楼赫然只剩下一小半。第二发石丸紧随而至。场景如出一辙。整个谯楼眨眼无影无踪。
惨叫淹沒在轰隆隆的巨响中。压根无人关注。退守谯楼的众柏林守军集体失踪。至于生死全凭天意。魂儿惊飞。肝胆俱裂。趴在城楼上。余下守军只剩闭眼祈祷的命。霹雳声声。城中汹汹。军民无不战栗。
“轰。。”“轰轰轰。。”连续四声炸雷。烟尘弥漫。坚固的南城门瞬间变为废墟。木屑碎片四处飞溅。城洞内外一派狼藉。守军无不心惊。集体色变。胆小的拔脚便溜。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