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初入六合宫(1 / 2)
东南五里。
虽然只有五里路,然而这段路还是曲折异常。两人不知转折了多少次,破解了多少迷阵,眼前的景致才豁然开朗。在看到六合宫的时候,他们的心情也为之开朗。
他们置身在一个山谷中,眼前的景象已和先前见到的山林景色完全不同,简直别有洞天。如果说谷外是世外桃源,那么谷中绝对胜似仙境。山谷面积很大,方圆有数里的范围,谷中多植名花异草,翠竹红叶相映成林,幽雅清宁。间或能闻一两声异鸟啾啁,也给这人间圣境添了几分和谐的生机。最妙的是山谷中的屋宇,每一栋都构筑精良,极尽雅致。这里的建筑就像是从诗书中走出来的美女,或雍容或娟秀,各占其美。每一砖一瓦,一雕梁一飞檐,都显示着它们古典曼妙的身姿。在这些精致的建筑群里,有一栋建筑显得最为起眼,它并不居中,它卓立在山谷一隅,面东而筑。它比其它建筑修建的更为美致也更加宏伟,它的构造分为两部分。下面的一部分是宫殿,形态典雅而略修长,横亘在山谷一端恰似伏虎之象。另一部分挨着宫殿左侧,是一座七层的木塔,高度几乎持平山谷一侧的崖巅,它的形态宛如冲天巨龙,向着青冥翱翔。这是青龙白虎的格局,而高塔应该是观星的场所,两人一看便知那是六合宫的主体建筑。此刻朝阳正从东方升起,橘色的晨光投映在宫殿高塔之上,显示出庄严隆重的气象。
不知为何,朝旭目睹这一处景象却想起了北斗宫。北斗宫的高楼也都面向东方修筑,它们仿佛和这里的宫殿高塔遵循着某种同样的规律。以前,当每一个早晨的晨光沐浴着那些楼宇时,也有着这样的庄严气象。而现在呢?
朝旭的目光循着高塔向前移动,在距离高塔半里开外偏南的方位,他果然看到了一面宽阔的耸立着的山壁,山壁微微有倾斜的坡度却很平整,平整的如同一面镜子。可它并没有光泽,也不反光,丝毫不能折射任何景物的影像。朝旭目测着高楼与山壁的距离,想象着高楼投映到山壁上反映的角度,然后他的目光再次移动,就又看到另一处山壁。这一处的山壁的高度与第一处并不一样,坡度也有差距,但是表面同样的平整,它们的角度也形成对应。也就是说它们具备反射的角度。
朝旭目测了七次,目光也移动了七次,每一次都看到了很平整很宽阔的山壁。它们的高度不同,宽度不同,坡度也不同,彼此间的间距也不一样。它们以一种很奇特而又很科学的布局耸立在山谷间,喻示着彼此间奥妙的联系。它们都具备反射的角度,却又看不出它们所具备的明质。
它们的布局印证了朝旭的猜想,可它们的光呢?它们本身都没有光泽,又怎么反射光影?
“奇怪!”朝露说。
这个奇怪朝旭并不能很好的解释,他也没有仔细的去想。它们已经站在了一个高大的木质牌坊下,牌坊上写着四个字:六合圣境。
这里就是六合宫的山门。六合宫是九州闻名的道场,也是天下九大修真门派的泰斗。自来不知有多少尊崇者怀着朝圣的心情寻觅它的所在,却往往缘见者寥寥。所以它一直是个谜,被俗世大众奉为传奇的仙境。而现在楚寻就站在它的面前,即将踏进这些雅致的楼宇,他的心情是否因此激动?
没有,它的心情甚至没有一丝异样。自从脱出困境以来,他一直保持着一种异样的理智。也许因缘他的克制,也许因缘他的天性。唯一能令他内心有所触动的也许是哪个小女孩,那个和他来自同一个异域的女孩。他对她的牵挂不是情感上的,而是一种天性,一种融入骨血的认同。
而此刻这种牵挂也并没有超出往常的泛滥,他更牵挂其他的一些事情。不容他去想,也不容他去忘。他就在这种纠葛中心绪反而淡了,陷入了冷静的迷城。
朝露的内心是有朝圣者的心态的,自从逃亡以来他似乎渐渐的在发掘出自己一些天性。正是这种天性使然,令他有着莫名强烈的求知欲望。六合宫无疑是最好的学府。当然他也并非忘记过往恩义,求索新知与铭记旧情并不冲突。在他的内心中对于过往也有着深刻的感怀,这是他和朝旭的共性。
山门没有人驻守,这本就是一个清宁之境,访客稀少自然也不需设门岗,两人自己就从牌楼下走了进去。一路上并没有人出迎,也没有见到任何人影。山谷清幽,楼阁寂寂。
“怎么没有人?”朝露望了他师弟一眼,眉梢泛起隐忧。他的话并没有讲完,神色却在问:不会出了什么事吧?
“也许这里本就人少。”朝旭平静的答,他没有感觉到异样的气氛。他的那种神奇的感觉也如同他的心绪般,此刻已陷入了冷静,理性的冷静。
他的感觉暂时失效了。他的感觉虽然不脱理性的心态,但更多凭借的是感性的思维。当感性受抑,他就不具备察觉异样的灵光。
朝露还是有着忧虑,毕竟这几日的时光太过沉浮,他的心情还没有完全从所受的影像中解脱,有着敏感的忧患意识。他的目标直接定在了六合宫的主殿,那里一定有人,他加快了步伐。
朝旭的步伐并没有随着他加快,并不是出于宽心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