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八章 51区(2 / 4)

加入书签

马笑着说到不论蔡锷相信与否。在司马看来任何人得到里面的一切都可以改变历史尤其是这里地一切被国家掌握之后。

“咔哗哗……”

当电梯停下之后司马推开钢栏地电梯门。终于到了司马看着眼前地亮着灯的地下堡垒。一时间心里充斥着各种有感慨这是司马第三次来到这里。

“我带你去看那份计划。一份不亚于史蒂芬计划地计划。”

走在被节能灯照亮地通道内。司马开口对蔡锷说到。在来到这里的时候。司马就已经想好了除了那份计划之外。这里的一切都不能向蔡锷展示必竟里面有很多东西太过惊人了。

实际上这里与其说是一个基地到不如说是一个图书馆或资料库他地核心是由数台服务器组成地电子文本图书馆。那里存放着海量地资料、图书为了建立这个电子文本图书馆。司马为此花费数千万地奖金而这座电子资料库只不过是整个基地的一个组成部分而已。

按照司马设想未来这个基地地意义就相当于后世传说中地那个51区一样是一个拥有着划时代的科技技术秘密基地。未来将有数千名甚至于更多的技术人员在这里工作研究学习那些划时代的技术。以在必要的时候投入使用。

当然这一切不过只是开始。必竟现在这个基地实际上完工地。只有这么一个电子资料库而已其它地区仍然在建设之中当然这些绝对不能告诉蔡锷至少就现在来说。并没有告诉蔡锷必要。

“就是这份计划。经过数百名国内外的参谋军官和各行专家完善修改地计划你可以看一下简纲第一至二十三页这两边的文件柜之中放着的就是计划原本。”

在走进一间房内之后。司马便开口对蔡锷说到然后指着房内两侧摆放地密密麻麻地文件柜。之所以这个计划内容会如此之多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并不是一个简单地计划。其中还涉及到国内各派势力地官员性格分析当然是后世人们地推测还包括有工业等各方面的计划。仅仅针对各方势力地各种作战计划就多数几十份再加上种种应变计划。连司马都觉得头大。更多地时候司马还是愿意参考简纲这个骨架。

太过于详细的计划。有时候往往会适得其反就像历史上的史蒂芬计划一样。虽然史蒂芬计划详细到连列车时刻表之类地都列入了整个计划但是结果反而把德国人地手脚给束缚了起来。所以这一份计划。更多地时候只是一个参考必竟现在西北就像只蝴蝶一般。每一个动作都会掀起一场风暴现在地未来甚至于连司马都无法预料。

这个时空就像是一个分支一样过去司马曾经试图在后世寻找西北地踪迹。但是让司马失望地是。在自己地那个时空根本找不到任何西北地踪迹后来司马甚至于还特意询问过一些专家那些专家们也是云里雾里的。所说地一切都让司马迷惑不解。什么时空悖论、时空分支之类地术语。

不过和那些专家聊天之中让司马知道了原来还有时空分支这个词所以更多的时候司马是把这个时空当成一个与后世社会的平行时空。即便是司马甚至于不明白什么平行时空的情况下。不过这里的一切。对后世地社会没有任何改变至少这一点是一个很无奈的现实正因为如此司马才没有办法预料到当西北这只蝴蝶出现之后地一切所以只能依靠推测后世的那些专家学者们地推测。也仅只能如此。

而这份计划。与其说是计划。到不如说是建立在史料上的一个架空推测罢了。至少在后世的那些参谋军官和学者地眼中是如此在他们的眼中他们所进行地这个祥尽至极地架空推测仅仅不过是一个有钱地怪癖罢了。如此而已。正因为如此。司马显然不能太过依靠这份计划。

库伦城。这座外蒙古的府所在地同样是旅蒙商号除了恰克图以外的齐聚之地在俄罗斯商人的眼中这座规模不大的城市有一个别样的外号“流淌着白银之城”。就像在俄罗斯商人的眼中。张库大道是“流淌白银之路”一般。

“十五年了!有十五年没来这库伦城了!”

看着眼前三层楼高地库伦城地城门楼子从汽车上下来的高传祥自言自语到。十五年来高传祥从来没想到自己还会再回到这座漠北地老城。

“老爷当年您也是在这座城里做过生意?”

听着老爷的话。看着老爷的这副神情。麻子显然有些迷惑。老爷以前来过这地方?没听人说过啊!

“当年老爷我是天胜号的把式靠赶牛车吃饭当年在我在天胜号除了运皮货就是帮一些行商运没奈何这些事都是十多年前地事了。”

看着眼前这座熟悉地库伦城门。还有城门内外的那些个蒙古喇嘛高传祥开口说到过去的影子一幕幕地出现在了眼前。

“没奈何?老爷你运达那几千两甚至上万两的大银锭?”

听着老爷地话。麻子一腾神显然没料到老爷当年赶车运过大银锭。“没奈何”那东西。更多地时候。像麻子这些人都只是听说过而已。

几百年以来大商号在张库大道挣了钱要回老家时或把小银锭熔化浇铸成大块银锭。或在沉重的铸铁块中央夹置金锭雇镖师押运。这样。路上有了意外也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