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章 触动(1 / 2)

加入书签

第一百七十章

触动

刘邦的话平淡而尖锐。

我沉静了好一会儿,才慢慢地道:“若当真万事俱在掌中,妾身又为何不知道怀王来汉营之事。

夫君,妾身与师父的渊源从未瞒你,观星之术妾身虽有涉猎,但天道无常,人力有限,尽其一生,也未必能尽窥其中的奥妙。”

“你当初将家中老小尽数迁来蜀中,也是有所预见吧。

”刘邦凝视着我,道:“如果夫人你已经知道了我会入蜀为王,自然也应该知道当日在鸿门会发生什么,”他顿了顿,才道:“你,看着我带着张良和樊哙去鸿门,心里当真就那么放心吗?”

鸿门?当日鸿门之宴我未曾随他同行,只是亲自带人于途中接应,所以个中细情也并不太清楚,只是后来听刘邦随口向我转述过。

他说得口气很随意,我便也不觉得那一晚对于他来说有什么要紧,原来,他心里竟一直没有放下过那一晚。

鸿门,是刘邦与项羽兄弟决裂的一夜,是他从绝境里拼力逃出的一夜。在他一生中,没有哪一天像那一夜那么狼狈,那么惊恐,那么愤怒,那么绝望。

刘邦对项羽的杀机也许就是从那一夜开始,他第一次把自己放在了与项羽平等而又对立的地位上。

他是项羽全心想杀的人,那么从另一种意义上来说,他也是全天下唯一可以向项羽挑战的对手。

就是鸿门,让刘邦对自己有了更深一层的认识。我当初怎么会以为那一宴对于他来说并没有多大影响呢?

现在,他在怀疑,怀疑我是否已经预知他在赶赴一个死亡之宴,却还是无情的淡然处之。一个能够把自己丈夫的生死都毫不在意的女人,其居心自是深不可测。

我不知道刘邦什么时候开始有了这种想法。若他还是当初沛县的刘老三,大概只会怨恨我从不把他放在心上。

而如今,他是汉王,知道了这些事,再思前想后,自然就开始有了深深地猜忌,猜忌我的真正目的。

就如同我永远也不相信刘邦是个能让我放心依靠的男人一样,刘邦心中也开始了对我的疑忌,我们这对沛县乡下的普通夫妻。终于变成了同床异梦的盟友。

这是吕雉的婚姻,也是我地,虽然原因未必相同,但结局却一般无二。

在刘邦的心里,也许早就开始了对我的猜忌,只是他始终没有找到原因。想不出我所做的这些事,其背后究竟有多少不可告人的企图。

所以便一直放在心里,只是冷眼观察我的一举一动。同意我随军只怕也是因为这个吧。若是把一个大后方留给我折腾,他岂不是更不放心?

而我,虽然感觉到了夫妻之间那愈行愈远的距离,却从未认真去想其中的原因。也许心底里还隐隐觉得,能和刘邦离得远些倒也不错。

虽然种种羁绊让我这一生必须和他相守,但内心深处却还想保留着一方自我地天地,让我可以偶尔呼吸。

一对夫妻做到了这种地步,也算是悲哀吧。

一瞬之间。无数念头闪过脑海,落到最后,却只是一声轻叹。

我抬起眼,注视着刘邦,道:“夫君,你若有什么万一,妾身又能有什么好处呢?”

刘邦露出了一丝犹疑,确实。他若有何好歹,我只能落得青年守寡的境地,虽然这时代对于寡妇再嫁没有多少限制和鄙视,但总不及原配的好。

若说我能通过如意来掌控汉军,那更是不可能。

在太平时代,或有幼帝登位,母亲于幕后操控之事,可这是强者为尊的乱世。若汉军只剩下一对寡母幼子。只怕第二天军中大部分的将领就带着自己地嫡系转投他人去了。

有谁会把自己的前途寄托在一个女人和一个孩子的身上?

“妾身所做的事,虽然有一些未曾向夫君明言。但用心却都是为了夫君好。夫君试想可是?”我沉静地道。

现在还不是和刘邦翻脸地时机,虽然我们夫妻之间大约只剩下细如发丝的那一点维系,但还是不能断,至少不能现在断。

刘邦只嘿了一声,却不说话。

“关于鸿门之事,妾身就算解释,只怕夫君此刻也未必会信,所以,倒也不必说什么了。”我淡淡地道:“妾身只是希望夫君在会盟之后,能保全熊心的一条性命。

妾身答应过他的养父要照顾他,总不能说话不算,而且他眼下无兵无权,大概也碍不到汉王什么。”

刘邦微微眯了眯眼,道:“既然夫人这么关心他,何不算算怀王以后的命运如何。”

四目相视,我第一次觉得刘邦的眼神里有刀剑之光,也许我的眼睛里也有,所以刘邦的气息愈加深沉了。

“每个人心里都有自己地底线,”我垂下眼帘,挡住那刺眼的刀剑之光,“妾身的要求并不高,只是希望夫君能保全熊心的性命,让他能安乐度日一生而已。

若夫君实在不允,妾身就只能自己想办法了。”说到这里,微叹了一声,道:“夫妻同心,其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