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1章 千人同叩(1 / 2)

加入书签

娲若人兮,伏若魔羲。

洛寒刚刚刻出的这两行字,却并非由他所创。

《大苍编年史》中曾有这样的一段记载:“北海之外,大荒之隅,有山不合,名曰不周。山下族众,尽为仓氏,是年,天干大旱,百日无雨。炸一惊雷,族有子出,名曰仓颉。恰时,天雨如泼,平地生江河,直把孤山化浮岛,仓氏一族尽尽而亡。”

“幸婴仓颉,束勺为舟,直落山下。山有娲蛇,壮若巨松,初丧其子,如母抚之。经七日,一有樵夫,姓伏名羲者,觅食得见,欲撕而腹之,窝蛇与之苦斗,双双坠海而丧,仅颉得生,正此间,狂雨止,涝水消,祥祥天下太平矣。”

这文中所记的仓颉,便就是大苍开国太祖。他在建立大苍之后,一曾封禅不周山,在那山顶之上分设两庙,一曰娲母,一曰伏魔,娲母为供,伏魔为罚,后有叹曰:娲若人兮,伏若魔羲。

正值此刻的情形极为相似,洛寒便是有感而发,立刻于此,随而大步踏了出去。

到了洞外,却见天色微暗,正有大雪扬扬而洒,心头不由一喜。

那老狐狸赠与他的真宝,名为《猎雪图》。虽是打开一看,尽若白纸一般,全无半点痕迹可寻,但其名即为猎雪,此当盛盛之时,必有大助。若是稍后,迫而用之,自是威力大增。

洛寒抬起头,朝着山顶望了望,又施起骨爪术,一路立立而来。

山有千丈,腰铸楼台。

洛寒顺由山脊又行百余丈,便自攀越而上,径由山间小路,直奔剑楼而来,这一路上仍是清净的很,那往日里,穿梭不止的门中弟子,恰在此时,却是一个未见,满山上下,一片死寂沉沉。

一路无话,洛寒只管劲劲而走,直来到剑楼外的松林边,这才停住了脚。侧头递耳,仔细聆听了一番,见是没有半点杂杂之音,这才一手捏符,一手掐弩,轻轻的迈了进去。

松林一尽,眼前豁然开阔。

那一片在封典之时被他生生炸裂的沟洼之处,早已尽尽填平,此时整个百丈方圆的广场上,正满满跪着千余弟子,一个个俯身倒地,状若祈妇,各个极为的虔诚。

就在对面厉已修复如初的厅堂之上,正有一人盘膝而坐,两目紧闭,威似佛龛一般。

洛寒目力极盛,远远之中早已看清了那人的面貌,却正是他躲在密室之中时所见到的女弟子。只是此时,她再也无需遮音扮相,尽把那一张极为俏丽的容颜豁豁然展与众人面前,却是无人能视,厉历坐下之人,皆如朽木,无敢动者。

就在这一路上,洛寒早已设想了无数种可能。可这眼前的景象仍使他极为意外。这少女到底是谁?这满山弟子又怎么会对她如此谦恭?而这眼下,她又是在做什么?那山门之外的幻影怒江也正是由她所为吗?

一连串的问号,接接而来,洛寒心中极为的困惑。

整个广场之上,厉厉百丈,众众千人,却是尽无半点杂杂之声,亦无一处微动之兆。这景象直如画卷一般,说不出的奇特和诡异。

在没有弄清原由之前,洛寒自是不敢妄动,只把呼吸压得极低,放开两眼四处观瞧起来。

嗯?不对啊!那孟阳哪去了?

这眼下众众千人之中,已然囊括了山门之内的所有弟子,就连灶事间,笔事间等一应杂役也尽尽都在,但却独独不见了小个子孟阳。

他身为长老,应着紫衣,可这满眼之中尽为青灰,间而有得一两处白色,可却哪里见得他去?

嗯,是了!

却在当天,这诡异少女进入密室前,还曾有个护卫取笑她,也正正提及过孟阳的名字。照此想来,却应就是由他安插进来的!那么,这孟阳就必是同谋无疑!

可是,这小子现在在哪里呢?他们又想干什么呢?

剑楼!对,他们的目的很明显,就是剑楼!

沧啷!

突然响出一道长剑出鞘的声音来,紧接着一个跪在地上的一个白衣人凌空跃起,直直奔那厅堂飞去。“你这妖人,受死吧!”

就在同时,那少女红唇连动,仿佛是在念着什么咒语一般。

嘡啷,啪嚓!

那白衣人立时就像中了箭的大鸟一般,直腾腾的掉了下来,那手中长剑也惊声落地。

唰!唰!唰!

又有一个白衣人以及几个看起来年纪稍长一些,太阳穴高高鼓起的弟子猛的站起身来,可在那少女红唇紧动,咒语连连之下,又慢慢的伏下了身去,跪倒在地。

可经这一下,那少女的额头上却渐渐的落下汗珠来,把那几片落在鼻翼上的雪花都融化了去,那两颊也显出了一片嫣红色,看起来也是极为吃力。

哦,原来她能得控这许多人去也是极为勉强,若是稍有一松,便会有武功高强之人,先自醒来。那么,若是我此时靠近过去,怕是她也奈何我不得吧?

洛寒想到此处,便先放了一只老鼠出去,这老鼠的爪子上是绑着铜环的。

恰在当时,他一共抓了三十五只,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