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武道大会(1 / 2)
直至回返铜甲城,白释义方才明悟那晚苏青如临走前最后一番话的含义。
就在白释义刺杀李济世的当晚,铜甲城城主于府中寻欢作乐之时,被人一刀斩去脑袋,挂在了铜甲城门之上,而出手之人乃是一名先天宗师。
白释义苦笑,真是人算不如天算,看来这次东境边荒危矣,夜阴国的趁势崛起,云洲大陆的形势又将起怎样风起云涌的变化?
而形势也如正白释义所料,铜甲城城主被刺杀以后,其余下的几个儿子为了争夺城主的继承权内斗不止,而这个时候夜阴国方面唐王李济世则发起了一波波猛烈的攻势,所幸铜甲城尚留存一些有能力的将领,勉强保持住城池不失。
但是随着原城主的几个儿子争权夺利到了白热化地步,越来越多的实力被投入到这场无意义的内斗之中,铜甲城防守方面陷入颓势,随时处于一种岌岌可危的境地。
最终的城破之日是在铜甲城主被刺杀的一个月以后,那一晚夜阴军队如同神兵天降,挖掘了一条长达百余里的超长隧道直接通入城中,以先天宗师为刀锋,数百武道高手直接在城中大杀四方,同一时间,城墙之外李济世投入重兵强攻猛打,战火整整持续了一个晚上,终于在曦光刚刚出现在东方之时,铜甲城在里因外合之下终于告破!
白释义在酒楼中听闻到破城缘由之后,除了苦笑还是苦笑,没想到对方最后竟是从自己这里找到了灵感,通过挖掘隧道进入到城池之内,最终成功拿下这座坚城。
不过,不得不承认李济世此人是个英主,在攻破铜甲城之后,其做了一系列之事,收纳降军,安抚百姓,整理政务,三日后出动大军三十万,直扑东境边荒腹地,誓要将整个东境全部吞下。
就在东境边荒诸城主人心惶惶之际,夜阴大军却忽然做了一个惊人的举动,在东境边荒腹地绕了一个大圈后,突然撤军回国。
这种完全将胜利果实放过的行径,不知情者愕然不已,而知情者譬如东境边荒各位城主,则是弹冠相庆,祝贺逃过一劫,荣华富贵的生活还能继续下去。
而之所以让李济世做出如此不合常理的举动,却是事出有因……
连续十二道旨意从夜阴王庭传到李济世的庭案之中,却是其父李立亲自所写,要求其大军撤回,暂缓对东境边荒的军事行动。
即使有着再多的不甘、不解、猜忌、愤怒等等负面情绪,但是在国内切断了李济世的后勤供应之后,他的军队又谨守着不拿百姓一丝一毫的原则,李济世只能放弃这随手可以拾取的胜利果实,留下五万大军防守铜甲城,其余军队全部返回国内。
故而,这场由夜阴国发起对东境边荒的军事行为,竟以这样一种虎头蛇尾的方式完结。
而另一场波云诡谲的争端,则在夜阴国渐渐酝酿沉淀,随着时间的流逝,即将有爆发的那一天。
也正因为这桩原因,白释义已经决意赴夜阴一行,不仅是为了再见那剑心慧志的苏青如一面,更是为了将这股已经煮成一锅乱粥的夜阴内政搅得更加混乱。
夕阳西下,将官道上一道飞驰的身影拉得很长。
马蹄阵阵,尘土飞扬,一匹快马之上,一名劲装青年飞速奔驰在前往夜阴国的官道上。
从东境边荒出发后,白释义已经连续在官道上跑了三天三夜,以他的修为三天不眠不休自然没有问题,不过马儿却不行,这样的赶路方式,即使再健壮的宝马也吃不消,
忽然,白释义座下骏马发出“聿聿聿聿聿聿”的凄厉嘶嚎,马腿一折眼看就要软倒在地。
眼看马背上的人就要摔落在地,白释义的动作飞快,一个飞跃跳下马背,右手轻轻一托就将一只数百斤的骏马托于手上,左手按住马头一股精纯的元气注入马匹身体之中,奇妙的一幕发生了,刚才还病怏怏要死的骏马顿时生龙活虎起来,甚至还用修长的马颈蹭了蹭白释义掌心。
这几日相同的一幕已经发生了好几次,若是寻常马儿就是再健壮几倍也经不起这样的折腾,不过得益于白释义“元磁圣体”可以吸收、传递元气的逆天效能,白释义方能奢侈的以元气汇入马身,一直保持着这种“濒死——康复——再次濒死——再次康复”的循环往复效果。
“好马儿,这几天辛苦你了,去吧,莫在给人抓了去,你自由了。”这里离目的地已经很近,白释义拍了拍马臀,干脆放它自由。
马儿留恋地看了白释义一眼,对眼前这个人算是又敬又怕,不过自由的诱惑是如此之大,最终发出一串欢快的马嘶声,四蹄奔驰朝着山林而去。
白释义笑了笑,又沿着官道走了约莫小半个时辰,沿途一路观察周边的风景,从这短短几日看到的来说,和苍青国百姓的好斗,承圣国百姓的文华,以及丛云国百姓的善于享乐不同,夜阴国的民风更加淳朴,百姓热情好客。
一路上,不断有人看白释义年纪轻轻却一个人肚子赶路,邀他在家里喝杯水再走,白释义都笑着一一拒绝。
半个时辰之后,一座集镇出现在白释义的眼前,进去之后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