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拒绝(2 / 2)

加入书签

我就只住外边!”

说完头也不回,迈步走下台阶,很快走进暗夜里。

他再不是当年十八岁的毛头小伙,样样事对父母言听计从,先头那位亡妻袁氏,就是全凭母亲作主娶进门的,也说是福厚之相,娶回来才知所谓福相是因为姑娘极其肥胖,好在袁氏性情开朗直爽,毫无心机,成天乐呵呵无忧无愁,夫妻感情倒也平和无隙。

袁氏不幸跌亡,汪新义三年不肯娶妻,也是为避开娘舅家那几个准备及笄或已经及笄的表妹,好不容易等得那几位出嫁了,谁知还有娘舅亲戚家姑娘冒出来!

父亲默许母亲一手安排他的婚事,只因为汪家虽为丰阳城富豪,却仍需官威相护,而娘舅家族里有一位母亲的堂兄弟,做了淮州知州。

如果不曾遇着香香,或许汪新义会顺从母亲意愿,看一看那两位姑娘,但会不会挑选其中一位做妻子,那还另说着!更何况如今已经有香香了,就更不需再提及别人!

父母不接受香香,他更不接受钱家七娘,大家一起耗着吧,左右他现在还没取得香香谅解,也无从谈婚论嫁。

他本就不太会取悦女子,更何况香香还受冷落生了误会?他不声不响地消失,近半年后才跑出来解释,极难让她相信他的话,但不管有多难,他也要去试,等到香香再次接受他,父母那方也该缓和些了,到时再来认真谈一谈。汪新义相信只要自己坚持,父母总会让步的,因为汪氏奉仁药堂,目前除了他,无人能接手做顶梁柱,这一点,父亲心知肚明!

儿子甩手而去,汪太太也只有干瞪眼,又被老爷怨怪她不会说话,恼火之余,心里越发厌憎一品香点心铺的李氏。

她与娘家的嫂子和弟媳们一起为儿子挑中的钱七娘,下定倒是不曾,因得了老爷叮嘱,先不忙定下来,等儿子回家再说,如今的新义掌管汪氏产业多年,行事沉稳自有主张,且他的主意和决策极少出差错,再娶新妻,还是让他过过目吧!

她只是试探一下儿子,谁知儿子还真敢说出那样的话:谁下定,谁娶,我不要!

不提汪宅里汪太太被儿子气得肝痛,茶饭不香,多福街一品香点心铺的李香香则开始被汪新义“骚扰”。

三天两头有事无事坐着马车来看香香,香香忙着,没闲空理会他,汪新义就走去和李媪、黄婆坐在一起说话,也不知道他哪来的耐心,陪着两个老太婆,一说小半天,有时还能引得老人高兴地呵呵直笑,待他回去后,香香奇怪地问阿婆他都说了些什么让她们如此高兴,阿婆笑着说:汪大爷向她们叙述一些奇趣之事,都是他东北之行路上的所见所闻……事实证明,汪新义的心思没白费,香香有意无意地避开,不给他机会多说话,他还是能够向她解释清楚:前一段日子他确实不在家,离开丰阳城出去采买药材了,因为走得仓促,他只来得及给她留信,但信件被小伙计不慎弄丢,小伙计为此离开奉仁药堂。在外期间,他没有忘记香香,无时无刻不想念两人曾经在一起度过的美好时光!

香香哭笑不得,也学他的样,由李媪委婉地向汪新义表达一个意思:不管是因为什么,毕竟什么都没有发生,话未挑明,何来期许?所以香香绝无理由怪他,他不必过意不去!香香现如今只一门心思要把生意做大,广交朋友,再无其他想法……

汪新义得到这番回应,并不气馁,照旧得闲就登门探望,不得闲也寻个理由写封信交给黄二带回来——他又恢复了之前的习惯,每天订一份一品香点心铺的点心小吃食,黄二自是要天天跑一趟奉仁药堂。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