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原来是公主啊(2 / 3)
最为美妙的是这最后一句:堂堂大周要让四方来贺!
鼓声震天,词曲热血,倒是将战场的一幕表现的淋漓尽致,让众人觉得仿佛就在眼前一般。
这等场景,这等时候,词曲是主调,鼓声是伴凑,而那时有时无的马头琴的音调却是已经不在重要了。
谢婉怡这是投机取巧,从马头琴第一声旋律响起,谢婉柔便听了出来。马头琴,谢婉怡会弹,却也只是会弹,之前的那一段拉弹恐怕已经是她的极限了。所以,谢婉怡为了赢得赌局,只能换个方法。
虽是投机取巧,但谢婉柔却不得不佩服谢婉怡。两世为人,可是在某些方面,她终究不如谢婉怡。此时,她不得不承认,谢婉怡确实有她的才情,有她的独到之处。
可是,她并不是一个会轻易认输的人。为了自己的亲人,她不会手软!
正思量间,谢婉怡“贺”字的尾音已经落幕,谢婉柔也早已恢复了如常的笑容,丝毫不见方才的失态。
谢婉怡下了鼓面,优雅地将马头琴还给格桑公主,这才躬身对着四面都鞠了礼。
掌声如雷霆响起。便是皇上,也是连连赞了三声,“好,好,好!”谢婉怡嘴角轻弯,眼角眉梢竟是得意之色。
格桑公主微微愣了愣,不悦之色一闪而过,只瞬间又换了笑脸,眸光盈盈瞧了谢婉怡半晌,待得掌声渐歇,这才悠悠开口道:“想不到姑娘还会弹这马头琴!格桑今日算是见识到了。传言说大周最擅音律,这话果然不错!”恭维客套之词说完,下一句便转了弯,“不过,我们这比试还没完呢!”
在场诸人皆是一愣,这个刁蛮公主又想做什么?
格桑眸光一转,轻薄面纱挡不住的娇美容颜,犹抱琵琶半遮面的朦胧美,将男子的心高高吊起,可望而不可即,更是让人心痒难耐。
“素闻大周众多乐器之中最有名的便是琴,大周男女,十之八九会弹会奏。为天下之最。格桑前些时日正好得了一方古琴,既然这位姑娘见过识广,博学多才,连我赫然的马头琴都会,想必对于大周闻名天下之物也自是信手拈来?不知姑娘可肯和我再比一比?”
正如格桑公主所言,对于琴,大周敢称第二,这天下便没有哪一国敢称第一。来周国之最来和周国人比,这格桑公主是脑子傻了呢?还是自负至此?
只是格桑却并没有给众人思量的机会,也没有给谢婉怡回答的时间,大手一挥,早有人将琴抬了上来。
那确实是一方好琴,漆色,木质一眼望去,俱是皆佳之品。可是,令众人瞠目结舌的是,这一方琴并无琴弦。是的,没有一丝琴弦。
格桑将场中人的错愕和惊讶尽收眼底,眼光一转,人已坐于琴身之前,双手微抬于琴身之上,淡淡弹了起来。
手指慢捻拨动,没有琴弦的古琴,在这样的姿态之下竟然发出了优美的旋律。婉转低沉。
众人睁大了眼睛,这般匪夷所思的场景,已是说不出半个字!
谢婉柔眼睛一眯,这位格桑公主是有备而来!之前的马头琴邀战不过是一个陷阱,一个然人跳下来的陷阱。真正的大戏在这无弦琴之上。
古有无弦琴,有心之人可奏。但关于无弦琴的故事也不过是传说,试问没有琴弦的琴,如何可能奏出乐章?而她们如今听到的音律,并非无弦琴发出,而是来自格桑腹部。那起伏不定的腹部!这位格桑公主竟是腹语高手!
一曲奏完,格桑的额角已有了点点汗光。毕竟用腹语演奏一出乐曲,和用手弹奏一出乐曲有很大不同。曲终,格桑娉婷起身,笑靥不变。
“在下先且献丑了!算是抛砖引玉。”格桑朝谢婉怡微微福身,行了一个周国之礼,接着道:“请教姑娘高招了!”
谢婉怡如何会腹语?此时站在场中,上也不是,下也不是。进退两难。手中的汗不出出了几回,却依旧想不出解决之法。
格桑却似是等得有些没了耐性,朗声道:“自幼便闻,古有无弦琴,格桑垂涎已久。费了不知多少工夫才得了这一方无弦琴。思索了许久摸到了它的窍门。古书上果然没有说错,但凡心思纯正者,一心向琴,无弦琴自可成音。
大周为音律大国,格桑仰慕久矣,此番前来自然免不了带了这无弦琴来,也是想着向琴之最强者好好切磋切磋。可是,没想到,堂堂大周,却是没有‘有心之人’。”
此话一出,在场诸人皆是色变,由以皇上为最。这不是明摆着说大周空有虚名,名不副实吗?无弦琴有心人奏。岂非更是讽刺大周没有一人心思纯正,皆是伪君子?
谢婉柔料到已赫然人心高气傲的性子,即便迫不得已投降并且主动朝贺求盟,只怕也会在宴会上想方设法压上一头。况且,赫然这次为了国内民生送上的是一个货真价实的公主,此番表现,也是为了公主加分。这场宴会,可谓大周赫然各怀思,各不相让。
皇上面色越发难看。可是,即便大伙儿都知道是格桑公主在此间耍了手脚却也无可奈何,谁人又本事去弹这无弦琴?谁人又本事让无弦琴奏出音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