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互相试探(1 / 2)
谢琅年轻的时候,几乎走遍了全国,不知见识过多少人,有举国闻名的高官名士,也有卑微市侩的贩夫走卒,颇通相人之术。但是李玮这样的,却难得让他感受到了惊奇。满打满算,李玮如今虚岁也就是十四,却非常冷静自持,颇有一点宠辱不惊的味道,要说李玮这样的年纪,这样的家世,有如今这样的成就,就算如何骄傲自诩,也是正常的事情,偏偏在李玮身上,却看不出那种高人一等的傲慢,但是,却不会让人因此小瞧了他,他根本不像是那种意气风发的少年人,反而显得异常沉稳。有这样的儿子,谢琅首先便对衡山王府生出了好感来。
李玮专心作画,这一湖的残荷,本身也没什么需要工笔细细描绘的,因此,很快一挥而就,谢琅接过一瞧,发现虽说不如别人吹捧得那般,不过,功底很深,虽说略微还有些匠气,不过已经显出一些意境来。本来一湖残荷难免显得寥落,他却在中间绘了一支半开的瘦荷,另有一只水鸟将落未落,意境便截然不同,反而显出一种坚韧与生机来,见此,当即便拊掌叫好:“果是名不虚传,世子若是专心于此,不出十年,便是一代宗师!”
“居士谬赞了!”李玮搁了笔,一旁渠黄碰了银盆过来让他净手,擦干了手上的水迹,他这才开口说道,嘴上虽然含笑,心里却知道,这事他少年的时候还能经常练手,往后,只怕偶尔为之都是奢侈。原本若是不知道父亲李昊的打算,他倒是甘心做个富贵闲王,仗着王府的势力,做个富甲一方的富家翁,问题是,李昊已经走到这步,就算是隆安帝他们也不相信,李昊仅仅是想要自保了,只不过李昊既没有在京中掀起党争,也没有干谋朝篡位,兵谏逼宫之类大逆不道的事情,隆安帝也就是睁只眼闭只眼,不管怎么样,太子跟衡山王是一母同胞的亲兄弟,应该不会闹得不可收拾。
争夺帝位,这等事情本就是不进则退,作为一个男人,野心那就是天生的,谁也不会天生就是闲云野鹤的性子,在能够更进一步的时候,却真的退上一步的,那带来的不是海阔天空,反而是无边苦海。想想那些穿越者前辈们干出来的事情,无论结果是好是歹,好歹他们努力过,不曾真的随波逐流,万事都认命。既然能够坐到那九重帝位上,凭什么却要在下面三跪九叩,对一个不一定比得上自己的人卑躬屈膝呢!哪怕将来当皇帝当得心烦了,自己不要了,那也是自己的选择,却不是如今还没得到就放弃。
李玮既然要向这个方向努力,自然不可能跟以前一样,在各种杂学上做文章,他需要让人看到他的价值,是对于政治的价值,而不是那点无足轻重的虚名。
谢琅的到来是一个机会,谢家固然在朝堂上历代没出过什么真正意义上的名臣,但是,在江南经营多年,一直以来,跟南北的士族都有联姻,无论底蕴还是人脉,都是数得上的,李玮自然要抓紧机会,看看能不能将谢家绑到衡山王府这条船上。
李玮既然存了这样的心思,自然有意在谢琅面前表现,他并不谈什么朝政大事,只是跟谢琅说一些学问上的事情,兴头上来了,甚至说起了名家的一些理论,比如说,公孙龙最出名的白马非马论,这种东西,当初他学政治的时候,被什么唯心主义、唯物主义折腾了个头昏脑胀,这会儿却靠着那点印象,跟谢琅谈得挺投机。他并不跟谢琅辩论,只是说些似是而非的理论,谢琅对此也很感兴趣。
方澜一边惊讶于李玮居然跟谢琅很有共同语言,这会儿在一边听着,硬是插不上话,正好这会儿下面不少士子已经搁了笔,方澜组织着将众人的诗文收集了起来,亲手奉给谢琅:“还请居士品评!”
谢琅对李玮居然跟得上他的思路不免有些惊讶以及兴奋,这会儿还显得有些意犹未尽,不过既然已经答应了做这个评判,那么总不能不管不顾,只得伸手取了最上面的手稿,略微扫了几眼,他一向博闻强识,也就是一眼就看出了问题,直接点了里面的几个句子,然后说道:“典故用得太多,显得堆砌繁冗,而且,这几个典故太过生僻,显得矫揉造作!”
那边这篇诗文的作者有些羞愧地站了出来,谢过了谢琅的点评,拿回了自己的文稿退下了。
谢琅虽说说话挺不客气,不过,到了他这样的身份地位,什么人说不得呢,并不需要有任何顾忌,连李玮的画还要被他说一声匠气呢,对别人更是没什么好拐弯抹角的,不过,他的确不负声名,眼光非常老辣,往往一阵见血,刺得人心里发苦还得感激不尽,好在也没几个人得了谢琅一句好话,大家心理都很平衡。谢琅当年颇有些诗词传世,他的文风在李玮看来,跟李白颇有相似之处,旷达大气,这些年虽说没了动静,但是功夫也没落下,虽说有几个人为了投谢琅所好,学着谢琅的风格,弄出了几篇诗词来,却没因此得了谢琅的青眼,反而被说做是画虎不成反类犬,谢琅对自己一向自信,真品面对仿品,而且还不是高仿的那种,自然更有底气教训。
谢琅将一干年轻有为的士子以指点的名义教训了一番之后,也觉得这游湖的事情没意思了,他本来就是有些随心所欲的性子,当即便直接跟方澜打了声招呼,说自己年纪大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