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长青真人(1 / 2)
王校尉并没有跟胡修多说什么,直接将遇见的情况一说,只说自己带着王府的护卫,给王府押送送往京城的节礼的,结果路上遇到山贼围攻一支商队,便将山贼击退,救下了那支商队,然后便将几个俘虏交给了胡修,拒绝了胡修给他接风洗尘的建议,直接走人了。
胡修等到一听说,那些山贼居然裹挟了附近的山民,几乎要气得吐血,不过还是忙不迭地叫人去找县里的县尉县丞他们商议对策,自个也赶紧过去准备发一份公文给上官,县里面那点兵力,对付山贼就别想了,还是要郡兵出动,亏得有衡山王府的事情在前,否则这事还不定要怎么扯皮呢,毕竟,在这边做官的人心思都差不多,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王校尉将俘虏一交接,便带着人快马加鞭,赶去与李玮他们一行人汇合。
李玮他们一行人也正在往事先约定好的地点而去,走到半途,却见前方人头涌动,不论男女老幼,均小跑着往前赶。很多人手上还拿着瓦罐碗盆什么的。
李玮给伺候在一边的赵国安使了个眼色,赵国安立刻会意,他倒是没有拦下那些面黄肌瘦,很是迫切的行人,直接就带了几个人骑着马超过了人群,往人去的方向而去。
那边搭了一个很大的粥棚,足足八个大缸一字排开,几个穿着道袍的道士,正拿着大铜勺给排在面前的那些人施粥,粥不过是普通的糙米粥,不过显然诚意十足,煮的很稠,空气中都弥漫着米粥的清香。
赵国安勒了马,便向那边正在施粥的一个道士打听道:“敢问道长仙乡何处,如何在这里施粥?”
那道士见赵国安穿着华贵,连忙打了个稽首,说道:“贫道在本县牛耳山清凉观中出家,前些日子,观主见附近村民因为去年大旱,这会儿正是青黄不接的时候,便向县里的大户募集了一些粮食,打算在这里施粥一月!”
“离着夏收还有好几个月吧,怎么你们只施粥一月?”白义在一边问道。
那道士解释道:“如今正是倒春寒的时候,山中野兽蛇虫初醒,自然很难弄到野味,野菜这会儿也没长出来,等到入了三月,山里的人自然有办法从山里弄到能吃的东西,也就不需要施粥了!”
“你们每年都施粥吗?”赵国安问道。
那道士点了点头,脸上带着一脸近乎崇敬的神情:“观主慈悲,除了遇上灾年,每年快到年根的时候,都会给附近十里八乡的村民施粥,平日里也是扶贫济困,不知活了多少人命呢!”
赵国安也是赞道:“果然是大德之士,不知观主法号?”
那道士很是虔诚地说道:“观主法号长青!”
几个人又称赞了长青真人几句,然后便拨转马头回去跟李玮报告了。
长青真人?李玮自然不可能听说这么一个偏僻地方道观里头的观主,他一开始对此事并没有太过关注,毕竟,很多道观佛寺,也常有施粥济贫之举,并不是非常稀罕。只是听赵国安说起那道士对长青真人的崇拜,心中却忽然觉得有些不对劲,想了想,他便问道:“附近可有驿站或者是客栈?”
王柱在这方面非常仔细,往往每天出发之前,就将之后路上打尖住宿的地方都计划好了,这会儿立刻就说道:“前面不到十里就有一家驿站,只是小了点,打尖是足够了,但是住宿,就有些不够宽敞!”
李玮直接一摆手,说道:“没事,咱们先过去,回头去清凉观借宿便是!正好可以见见那位长青真人。”
既然李玮下了决心,王柱便立刻过去安排,甚至还跑过去跟粥棚那边的道士打了个招呼,说是自家公子听闻长青真人这般高士,心中仰慕,有意上山拜访。那道士自然不会拒绝,道观私产并不算多,能够撑得住年年施粥,平常人家有什么难处,道观自然也会援手一二,花费的钱粮,都是那些大户捐赠的,这会儿听王柱的意思,他家那位公子也是个出手大方的豪客,以自家观主的手段,自然能弄出一笔香火钱来。
李玮自然不会想到有人已经开始拿自己当冤大头了,不过,他只不过是直觉那长青真人有些不对劲,打算查探一下罢了。
那个驿站果然不够宽敞,甚至还显得有些破败,主要还是这边往来的人少,大多也是舍不得花钱的,即便每年上头也有拨款,但是层层克扣下来,能真切到手的也就没多少了。那些驿丁一见李玮这一行,立刻来了精神,一个明显还不满十五,个头很是瘦小的少年穿着一身明显不是很合身,还带着几个补丁的号衣,小跑着过来,就帮着他们牵马,另外几个驿丁也过来帮忙,一打听到他们还会在这边住一晚,更是喜出望外。
王柱顺手给了他们一把银元,叫他们收拾点干净的吃食出来。只是驿站里面不过几只看着就有些瘦的老母鸡,都是用来下蛋的,就算全杀了,也整不出几个菜,只得跟王柱他们赔了个不是,立马派人骑了驿站里面的一匹骡子,跑到附近的屠户那里,买了半头猪,一只羊回来,这才开始动手给他们做菜。
说实话,这个驿站的厨子本事也有限得很,弄出来的东西实在倒是挺实在,就是味道上有些欠
↑返回顶部↑